…
而實際上的情況,也朝著周瑜認知的方向前進著,瀕臨破碎的城墻,面對城內漢帝國士兵的攻擊,根本就起不到約束和圍困的作用。
當出現(xiàn)大量逃生通道之后,因為被火場所圍困造成的混亂,士氣打擊,軍令不準,命令難以執(zhí)行到位等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得到緩解,并且逐漸趨向于秩序。
沒有了內部的自我干擾和混亂,離開這一座城池,就沒有了太大的難度,混亂之下的傷亡,也得到了遏制。
可以說當進攻城池的各個將領退出之后,不少人看向城池當中冉冉而起的大火,雙眼當中也有敬佩和忿怒,甚至也有不甘。
面對這樣的對手,面對這種玉石俱焚的對手,他們前期所創(chuàng)下來的戰(zhàn)績,基本上也被削弱了,雖然不會影響最后的結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方的能力確實不錯…”孫策對此倒沒感覺有什么意外,反而有些認可對方的忠誠,也認可對方的選擇。
這種有錯一力承擔,出事兒一人扛肩,為國盡忠的將軍,確實值得敬佩,可惜是對手而不是隊友。
“先將傷兵救治和處理,然后開始打掃戰(zhàn)場,清理掉這龐大的火場…”看著經過一夜奮殺的眾人,周瑜也沒有立馬讓這些人休息,享受勝利的和平,反而語氣嚴肅的說著。
相比于其他地方,這個地方的溫度更高,也更加可怕,要是因為戰(zhàn)場處理不及時,導致了瘟疫橫生,那時候就麻煩了。
他們的身體素質,固然能夠扛過去,可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夠扛過去,尤其是這個地方的土著,在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確實要差很多。
得到命令的眾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都選擇了前去執(zhí)行,畢竟沒人跟瘟疫過不去。
“這一次損失如何?”看到眾人離開以后,孫策這才問出了自己內心當中的想法。
對于這樣的詢問,周瑜早就有了充足的準備,相當自然的說道,“等戰(zhàn)場打掃完畢以后,一切自有結果,不過應該不大…”
不管是前期的襲擊戰(zhàn)也好,還是后面的登陸戰(zhàn)也罷,士兵的傷亡人數(shù),都沒有最后這一場火場來的高。
果然自古以來,唯水火無情,不是沒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還是等戰(zhàn)場打掃完后,將相關的戰(zhàn)報,送一份前往長安,然后…”孫策想了想自己能做的事情,簡單的交代了一下,隨后陷入了糾結當中。
從戰(zhàn)場當中逐漸緩過來的孫策,想著自己在治理勢力這一方面的情況,不由的搖了搖頭。
“明白,到時候我會送一份戰(zhàn)報到袁公手中的,想來收到這一封戰(zhàn)報的袁公,心情應該會好一些吧…”明白袁術和孫策之間所發(fā)生的情況,周瑜也只能帶著安慰的說著。
離開了中原,離開了國內,來到了如此遠的地方,還是在臨近過年的時候,內心當中要是沒有想法,那就不是孫伯符了。
“走吧,去看一看甘興霸,畢竟對方如此幫助,又怎么能夠如此隨便的接受…”身體素質極為良好的孫策,自然能夠明白那種打擊,來自于什么地方。
周瑜對此也只是簡單的笑了一下,倒也沒有反對。
當戰(zhàn)爭的激烈強度開始下降,進入到打掃戰(zhàn)場的階段,他對于整個戰(zhàn)場的布局和謀劃,就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將這些小事情交給其他將領以后,周瑜也就跟著孫策,向著后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