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行為,終究只能止一時之急吧,要說匈奴人沒有應(yīng)急的手段,我可不相信,畢竟那可是一位連自己都能夠放棄的單于,光論心性而言,足以超過這個世界絕大多數(shù)人了…”盧民(劉桐)抬頭看了看天空,帶著些許感慨的說道。
雖然嘲諷歸嘲諷,但是對于其他人,哪怕是敵人,存在的優(yōu)點也可以學習和借鑒,其他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缺點,也要引以為戒。
以他人為鏡,照自己身形,方能步步前進,而非逆水行舟。
“所以,今晚上就送對方離開,免得貽誤戰(zhàn)機!”鞠義在這一方面,倒沒有過多的訴說什么,只是心平氣和的說道。
“那這一次指揮的人是誰?”盧民(劉桐)看了一下鞠義所處的位置,以及周圍軍隊的布置,瞬間就判斷出來了這一支軍隊的主要任務(wù)和目標。
而這種類似于先鋒軍隊的布置,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統(tǒng)帥大軍該有的作戰(zhàn)位置。
尤其是鞠義本人,其意志和勇武,絕對可以稱頌。
雖然為人孤傲,頗有些桀驁不馴,但是經(jīng)過袁紹這個君主之后,性格方面的鋒芒畢露,確實收斂了許多。
一個竭盡全力,收斂著自己刀鋒和鋒芒的利刃。
“沮公與!”鞠義扭頭看了一下后方,頗為認真的訴說道。
盧民(劉桐)順著這個目光看了過去,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沮授在這個時候,居然就已經(jīng)做出了選擇嗎?
一時之間,盧民(劉桐)也不知道該如何說明這種情況了。
燕趙多義士,當真名不虛傳也…
昔日袁紹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氣勢還有威望,確實折服了很多人。
再聯(lián)想一下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盧民(劉桐)倒也沒覺得這句話有什么問題。
以義為一支部隊的支撐,也是一支部隊的信念,更是這一支部隊的堅持。
“不過,匈奴人也不是蠢貨,明顯沿河而居,鞠將軍怎么破敵?”盧民(劉桐)看了一下河流兩邊的匈奴營地,扭頭進行詢問道。
雖然河流將這些匈奴人分成了兩段,但不可否認,一段在東,一段在西。
雖然在近戰(zhàn)相接方面,給他們帶來了更明顯的優(yōu)勢,但也并不全是優(yōu)勢。
他們可是要將這些匈奴人全滅在這里,避免對方逃跑啊,要是跑了的話,他們豈不是白算計了?
“匈奴軍營沿河水而駐扎,不正好方便我軍突破嗎?”鞠義語氣相當平靜的說道,“高聳的營墻,想要在短時間之內(nèi)拆掉,還有點困難,但是沿河而突破,那不是輕而易舉嗎?”鞠義用手指了一下河流,相當自信的說道,“直接沿河而駐扎,而非引流而入,想來對方也聰明不到哪里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