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高壓的壓迫之下,無力反抗的眾人,只能加快自己的干活速度,進一步加快鄭國渠的恢復速度。
李傕郭汜等人見此,更是滿意的笑容出來,隨后進一步加大了壓力的態(tài)度,爭取讓這些人有更快的干活速度。
至于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否會產生犧牲,就不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如果他們生活還過得去,那既然該考慮的都會考慮。
可是涉及到鄭國渠,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那是他們活下去的未來,重視程度自然不一樣。
鐘繇看著在自己的命令之下,進行管理的李傕等人,也只是皺了皺眉頭,便不再過多的插手。
當初制定這個計策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相對應的思想準備。
所以即使親自看見,鐘繇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和抱怨。
一時的現(xiàn)狀和長久的現(xiàn)狀,終究還是有差距的。
雖然過程可能會比較艱辛和痛苦,但卻是必須要忍受的。
如果不能開啟鄭國渠,在關中地區(qū),恐怕以后每年死的人,遠比現(xiàn)在的更高很多。
雖然是一時之苦,但卻是長久之功,苦在當下,功在千秋…
但無論如何,相對應的民怨和民憤,終究還是要平息的。
畢竟雍涼地區(qū)百姓的戰(zhàn)斗力,可比其他地方的戰(zhàn)斗力高多了。
民風彪悍,那是真的彪悍,如果一個管理不當,只會給后來的人添加麻煩。
鐘繇也不愿意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來干擾自己的管理過程和管理結果。
在這種情況下,李傕郭汜等人,自然就成為了最好的背鍋人員。
畢竟他們的能力和腦袋,用來背鍋再好不過了。
不僅如此,李傕郭汜等人,目前的身份夠高,實力也足夠,就算用來背鍋,百姓也不會說什么。
畢竟那可是整整三位縣侯,出來進行背鍋的話,還有什么是背不動的?
鐘繇靠著這段時間的觀察,更加確認了自己內心當中的想法。
李傕,郭汜和樊稠幾人,確實不喜歡動腦袋,或者說,就算是動腦袋,也是聊勝于無。
也正是因為如此,鐘繇的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打著李傕郭汜等人的名號,逐漸的加大了勞動人員的工作量。
試圖通過這種緊趕慢趕,爭取在新一年糧食收獲之前,將鄭國渠給開出來,然后又剩下的半年時間,開墾關中十萬傾良田。
李傕郭汜等人對于鐘繇打著他們的名號在干活,也沒有發(fā)表任何的意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