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漢帝國,尤其是李傕等人,加納西斯還是保留著應(yīng)有的尊重,在交戰(zhàn)之前,也是派遣了相關(guān)信使,說明了其中的情況,表明了自己的意見。
可是對于李傕來說,加納西斯提出的意見很有誘惑,可是以前沒同意,現(xiàn)在又怎么可能會同意?
更何況,李傕對于自己的頭腦有足夠自信和自知之明,明白這種事情不需要他來做決定。
而理論上對此負責(zé)的司馬懿,在看到烏斯納法索的時候,整個人都沉默了許多。
二分帕提亞什么的,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不管是站在國家立場上,還是站在家族立場上,都不算吃虧,而且還能夠大幅度的節(jié)約時間。
要是真有實力吃下這一切,或者說,他要真能夠讓麾下軍隊全心全意,說不定就答應(yīng)了。
至于背棄盟友盟約什么的,那人叫事?
盟約上所簽過的紙,固然是一種約束,但也只是一種隱性的信譽成本罷了。
真要有現(xiàn)實的利益放在眼前,又怎么可能會放棄這些東西?
能夠堅守這些東西,說明這些東西的價值比不上國家信譽。
反過來說,如果得到的利益大于國家信譽,那么國家信譽,也不是不可以舍棄的東西。
能夠不要臉的前提,是自身擁有雄厚的實力基礎(chǔ),可以無視信譽丟失所帶來的代價。
然而對于此時的司馬懿來說,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實現(xiàn)不了的事情。
雖然刺頭不多,但是只要存在,就會影響實力發(fā)揮,自然也就不具備和對方同坐一桌的實力。
“抱歉,帝國的諾言,也是需要實力去守護的,同樣盟約也是如此!”司馬懿搖了搖頭,直接否定了烏斯納法索的提議。
看著司馬懿否定了這一個提議,在場眾人神色各異。
徐庶和魏延等人習(xí)以為常,司馬懿和沃洛吉斯五世關(guān)系那么好,怎么可能會為了一個口頭承諾而放棄這一切。
孫權(quán)則面露詫異,不明白為什么要放棄這一個極具誘惑的要求,這可是帕提亞帝國一半的土地,雖然也是口頭承諾,但是帕提亞所提出來的傭金,不也是口頭承諾嗎?
兩者相對比,明顯烏斯納法索提出來的要求難度更低,也更具備實現(xiàn)的可能性。
從成功的概率來說,和羅馬一起合作,直接切割帕提亞帝國,簡直是易如反掌,而再次擊敗羅馬帝國,然后才能拿到那一塊飛地,這難度自然不言而喻。
畢竟羅馬人目前所擺出來的實力,明顯在他們之上,趁著目前局勢還有一定的優(yōu)勢,趕緊收手,難道不好嗎?
而聰明如戲忠,明顯看出了司馬懿這種回答的另外一層含義,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看來司馬仲達還和他們是一樣的人,并不像表面所展現(xiàn)的那么公正。
而之所以維持公正和公平,恐怕也是因為在場的眾人吧,這種差距所產(chǎn)生出來的現(xiàn)象,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維持平衡了。
“是嗎?我明白了!”烏斯納法索仔細思索一下,屬實沒明白司馬懿拒絕自己的原因在哪里?
可是現(xiàn)實就是這個樣子,總得有個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