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潭水如同活物般向兩側(cè)無聲分開,露出一條丈許寬的通道,直抵潭底。
水底并非淤泥,而是一整塊巨大的、溫潤的青色玉石平臺。
平臺中央,赫然是一座以整塊青玉雕琢而成的微型府邸。
只是府門緊閉,門楣上兩個古老篆字雖蒙塵垢,卻透出難言的威嚴(yán)道韻。
“坎府!”
府門前,一具身披玄色水云道袍的骨骸盤坐于蒲團(tuán)上。
骨骸晶瑩如玉,歷經(jīng)萬載水元浸潤而不朽,頭顱微垂,似在沉思。道袍雖黯淡,卻纖塵不染。
骸骨左手掌心,托著一枚巴掌大、溫潤生光的青玉簡。
“前輩在上,夏氏子弟夏景行、夏苒苒,遭逢大難誤入寶府,無意驚擾,只為尋一線生機。”夏景行肅然躬身,朝著骸骨行了一個莊重的道揖。
夏苒苒亦隨之躬身。
二人禮畢,夏景行才上前,小心翼翼取過那枚青玉簡。指尖觸及玉簡的剎那,一股磅礴意念洪流涌入識海。
“《坎離煉丹術(shù)》!”
此法并非尋常丹方羅列,而是直指水火相濟、陰陽轉(zhuǎn)合的至高丹道。
開篇便言:“坎水非死水,離火非焚焰。水火既濟,龍虎交泰,方窺丹鼎之妙……”
玉簡最后,一道虛弱的意念烙印帶著無盡遺憾與一絲欣慰浮現(xiàn)。
“吾乃滄溟真人,困守此洞府千載,終難參透這‘坎離真意’,坐化于此。后來者若得此簡,望能繼承吾志,莫使此道蒙塵…潭底深處,有地脈核心孕育一縷‘地心紫焰’,乃吾平生僅見…惜乎,吾道基屬水,與之相沖,無緣降服…”
意念至此,消散無蹤。
“地心紫焰!”夏景行睜開雙眼,精光暴射。
此焰乃地脈精粹所凝,非天火之暴烈,卻蘊藏焚金融鐵,煉化萬物的本源火力,比起他先前吸收的本命靈火更為稀奇罕有,威力更是難以想象。
他目光落向那漆黑如墨的潭水深處,神念下沉。
很快便見著了那被封禁,卻蠢蠢欲動的紫色火焰。
“滄溟前輩以畢生修為與這坎府奇陣為牢,將此焰鎖于此處…”夏景行心潮澎湃,“此乃天賜機緣!”。
如今他身負(fù)靈元火種,又得《坎離煉丹術(shù)》真?zhèn)?,更有水火雙生蓮鑄就的渡厄青蓮護(hù)體,突破紫府時機已至。
“苒苒姐,為我護(hù)法!”夏景行盤膝坐于潭邊青石,渡厄青蓮懸于頭頂,垂下道道青藍(lán)霞光。
他心神沉入識海,反復(fù)體悟《坎離煉丹術(shù)》中收服紫焰的“水火引源法”。
七七四十九個周天后,夏景行驀然睜眼,雙手結(jié)出玄奧印訣,口中清叱:“坎離相隨,水火為媒!靈元為引,紫焰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