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聽后卻是不屑地冷哼一聲,滿臉鄙夷道:“哼!大哥和那些文官走的近,就只會巧言令色、強詞奪理,這般牽強附會的說辭,也虧得你能想得出來。”
就在此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沉穩(wěn)有力的腳步聲,眾人循聲望去,原來是朱棣正朝這邊徐徐走來,他那威嚴的身影漸行漸近,待到近前,朱棣已然將方才幾人的對話盡收耳底。
只見他面色一沉,雙目如電般掃過眼前的三個兒子,沉聲問道:“你們幾個在此處吵吵鬧鬧的,究竟所為何事?”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見父親突然現(xiàn)身,且神色不悅,頓時嚇得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哪里還敢再多說半句。
朱棣將目光投向了朱高熾,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之意,緩聲道:“朕之所以命你操辦此次家宴,就是深知你向來心思細膩、考慮周全,尤其重視家人之間的感情聯(lián)絡(luò)。
這家中的諸般瑣碎事務,雖說看似細微渺小,毫不起眼,但往往最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人對待家庭的態(tài)度如何,在朕看來,一些繁瑣小事并不比那些朝堂軍政大事不重要的多?!?/p>
朱棣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后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的3個兒子,語重心長地道:“朕打下的這片江山,未來需要靠你們兄弟幾個人齊心協(xié)力共同守護。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兄弟都要互幫互助,只有一家人團結(jié)一心、同舟共濟,才能確保大明的江山永固、社稷長存啊!”
朱高熾恭恭敬敬地低垂著頭顱,態(tài)度謙遜而虔誠,回應道:“兒臣定當銘記父皇的諄諄教誨,時刻不敢忘懷?!?/p>
一旁的朱高煦與朱高燧見此情形,也急忙異口同聲地說道:“兒臣們已經(jīng)知曉自己犯下的過錯,請父皇息怒。”
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神色稍霽,緩聲道:“既然如此,那今日之事就暫且到此為止吧。從今往后,切不可再像今天這般逞一時的口舌之利,無端生出許多是非來。”
言罷,他轉(zhuǎn)過身去,邁著沉穩(wěn)有力的步伐向坤寧宮走去。
待到朱棣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朱高煦心中依舊憤憤不平,嘴里忍不住小聲嘟囔起來:“哼,不就是會討父皇歡心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朱高燧趕緊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壓低聲音勸道:“二哥,您還是少說兩句吧,萬一被旁人聽了去傳到父皇耳中可如何是好?”
朱高熾聽到這番話后,臉上并沒有顯露出絲毫惱怒之色,反倒是微微一笑,溫和地開口說道:“二弟、三弟,家宴那邊還有諸多事務等待處理,我這個做大哥的得先過去忙活了?!?/p>
說完,他向兩人拱了拱手,便抬腳朝著家宴所在的方向走去。
朱高煦重重地冷哼了一聲,但終究沒有再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