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香啊!
不過,算了,別惹麻煩。
她可是有燈影牛肉的人!
她們吃飯的地方,距離之前游過的湖還挺近的。
發(fā)現(xiàn)那邊圍了不少人,孟寒枝頗為好奇:“那邊是在做什么?”
這件事情,孔妙薇還真知道:“青州那邊自開春以來,一直沒下雨,情況不太好,陛下讓工部和上林苑一起,利用上林苑的湖水,觀測規(guī)劃一番,然后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回頭去青州調(diào)水?!?/p>
不下雨,只靠本地原本的儲水,就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孟寒枝聽完,并沒有懷疑什么,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孟玉薇和馬紫芝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她們還小聲的討論了一番:“咱們要不要施粥???”
“可是,京城路遠,施粥也管不到青州啊?!?/p>
“說的也是,我姨母在青州,之前來信說,情況確實不太好,一直不下雨,本地儲水有限,之后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p>
“聽說已經(jīng)有人逃荒出來了,哎!”
“不能吧?莊稼不是剛種下的嗎?”
……
兩個人的討論,很快變成了四個人的研究。
雖然這件事情的處理,不管怎么樣也不可能落到四個姑娘家的頭上。
但是,她們還是很認(rèn)真的討論,同時給出了各種她們所能想到的的建議。
孟寒枝能插上話的時機不多。
原主對于這些東西了解的不多,孟寒枝又怕自己一個說不好,再露出些不該露的東西。
所以,思量之后,她只提了一句:“久旱之后會有蝗蟲吧,這個還是需要注意的?!?/p>
至于怎么樣注意?
那就是掌權(quán)者的事情了。
治蝗之事,可是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之后,這才慢慢的摸索出了實用且有效的方法。
大周的治蝗方法進行到哪一階段了,孟寒枝并不了解,所以她就提了一句,并不多嘴說什么方法。
她知道的,也不過就是鴨鴨沖呀!
是的,讓番鴨們上?。?/p>
當(dāng)然,提前埋藥,治理土壤里的蟲卵也是知道的。
再多的可能是養(yǎng)雞?
但是,就大周的這個條件……
哎!
估計很難實現(xià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