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又問老周:“掉渠里的時候,是不是嚇狠了?”
老周的身子突然抖了一下,像是被這話勾回了那天的渠邊,眼神里閃過一絲恐懼,點了點頭。
岐大夫這才轉向王嬸,慢慢說道:“他這病,不是風寒,也不是撞邪,是嚇出來的?!?/p>
“嚇出來的?”王嬸愣了,“受驚嚇也能成這樣?”
“《黃帝內經》里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就像咱們家里的當家人,管著人的精神頭?!握?,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就像護家的將軍,管著人的膽子和魂魄。人要是受了大驚嚇,就像家里進了強盜,當家人(心)先慌了神,跑出去了;將軍(肝)也亂了陣腳,守不住家,魂魄就沒地方待,到處亂竄?!?/p>
岐大夫拿起桌上的茶壺,給王嬸倒了杯溫水:“老周掉渠里那會兒,肯定是嚇壞了,心里那股‘神’一下子散了,就像風箏斷了線。后來張大夫用麻黃、桂枝發(fā)汗,那藥是往外走的,他本來就虛,這么一折騰,氣更散了,神更留不住了。你看他現在,眼神發(fā)呆,是心不藏神;說話錯亂,是神不安位;說看見小影子,那是肝不藏魂,魂飄出去了——不是真有啥影子,是他自己的魂沒歸位?!?/p>
這番話聽得王嬸直點頭,又有點迷糊:“那……那咋治???總不能把魂喊回來吧?”
“差不多是這個理?!贬蠓蛐α诵?,“《難經》里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得先把他的氣血補起來,讓心有底氣藏神,肝有力量藏魂。就像家里梁柱結實了,當家人才能安心住下,將軍才能守住門?!?/p>
他提筆在處方箋上寫起來,一邊寫一邊說:“我給開個歸脾湯。這里面有黃芪、人參,能補氣,就像給家里添柴加火,燒得旺了,人就有勁兒了;白術、茯苓健脾,脾胃是氣血的根,根壯了才能長出好氣血;龍眼肉、當歸補血,血足了,心就像泡在溫水里,安穩(wěn);酸棗仁、遠志安神,就像給神搭個安穩(wěn)的窩,讓它能好好歇著;再加點木香,理氣的,免得補得太膩,氣不流通?!?/p>
寫完藥方,他又囑咐王嬸:“藥要熬得久些,一副藥熬兩次,混在一起分早晚喝。這幾天別讓他累著,也別讓他再受驚嚇,就給他吃點小米粥、蒸山藥,好消化的?!?/p>
王嬸拿著藥方,心里踏實了不少,千恩萬謝地扶著老周去抓藥。臨出門時,岐大夫又補了句:“放寬心,這病能好,就是得慢慢養(yǎng),別急?!?/p>
三、歸脾湯里安魂魄
抓藥的小伙計手腳麻利,很快就把藥配齊了。用草紙包著,打成一個方方正正的包,透著股淡淡的藥香。王嬸找了個小旅館住下,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給老周熬藥。
藥鍋是在旅館附近的雜貨鋪買的,砂鍋,沉甸甸的。先把藥材泡在水里,泡半個時辰,再放火上慢慢熬。第一遍燒開了,用小火咕嘟半個時辰,倒出藥湯;再加水,熬第二遍,兩遍的藥湯混在一起,分成兩碗。
藥湯是深褐色的,聞著不沖,帶點淡淡的甜氣——后來王嬸才知道,那是龍眼肉和甘草的味道。
老周喝藥倒是不費勁,大概是藥不怎么苦。喝了三天,王嬸就看出變化了。
老周不怎么發(fā)呆了,眼神里有了點活氣。王嬸跟他說話,他能慢慢回應了,雖然還是沒力氣,但不再胡言亂語。夜里也安穩(wěn)多了,不再對著墻根念叨,能安安穩(wěn)穩(wěn)睡上幾個時辰。
到第五天,老周自己能下地走幾步了。那天早上,他看著窗外的太陽,突然跟王嬸說:“那小影子……好像不見了?!?/p>
王嬸心里一喜:“真的?”
“嗯,”老周點了點頭,像是卸下了千斤擔子,“以前總覺得有個小東西跟著,夜里醒了還能看見它在房梁上,現在……沒了?!?/p>
他還跟王嬸說了件藏在心里的事:“掉渠里那會兒,我真以為自己活不成了,腦子里‘嗡’的一聲,像是有啥東西從頭頂飛出去了。后來就總覺得空落落的,像是少了點啥,那小影子……就跟我少的那點東西似的?!?/p>
王嬸把這話學給岐大夫聽,岐大夫捋著胡子笑了:“這就是心神歸位,魂也跟著回來了?!渡褶r本草經》里說,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黃芪‘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歸脾湯里這些藥,就像給心神搭了個安穩(wěn)的窩,窩結實了,魂自然就回來了?!?/p>
他又給老周把了脈,這次的脈象雖然還是弱,但比之前有力多了,像雨后的小草,慢慢透出勁來?!霸俪詭赘膘柟天柟?,回去好好養(yǎng)著,別再受驚嚇,別累著?!贬蠓蛴珠_了五副歸脾湯,囑咐王嬸,“回去多做點山藥粥、蓮子羹,養(yǎng)養(yǎng)脾胃,脾胃好了,氣血才能源源不斷地生出來?!?/p>
老周的病好了大半,王嬸盤算著帶他回村??蓛鹤硬环判?,說村里醫(yī)療不方便,讓他們搬進城住,就在他開的超市旁邊租個小房子,老周平時也能幫著看看店,不累,還能時常照應。
老周起初不愿意,舍不得地里的菜??赏鯆饎袼骸懊o還是菜要緊?你這病剛好,可不能再犯?!彼胂胍彩?,就點頭答應了。
四、菜市場里再驚魂
搬進城里的日子,平淡又安穩(wěn)。老周跟著兒子在超市幫忙,活兒不重,就是看看貨架,收收錢。他性子實誠,見人總是樂呵呵的,附近的街坊都愛跟他搭話。
過了半年,老周的身子骨徹底硬朗了,臉色也紅潤起來,走路帶風,跟沒掉渠里前一個樣。他閑不住,跟兒子商量,想在菜市場租個攤位,賣自家村里種的菜——他弟弟還在村里種地,能給他供貨。
兒子拗不過他,只好在城東的菜市場找了個攤位。老周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去批發(fā)市場接弟弟從村里送來的菜,然后擺攤、整理、稱重、收錢,忙得團團轉,卻樂在其中。
他的菜新鮮,價錢公道,很快就有了回頭客。張大媽就是???,幾乎每天都來買他的菠菜和西紅柿?!袄现?,你這菜水靈!”她一邊挑著菜,一邊跟老周嘮嗑,“多虧了岐大夫,不然你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