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崔曉陽和王秀蘭又來了岐仁堂。這次崔曉陽的臉色好了些,不再是青白的,額頭上也沒了汗,進門時還能自己搬椅子坐。
“大夫,太謝謝您了!”王秀蘭一進門就笑開了,“曉陽喝了三副藥,第一天晚上就沒疼,昨天還吃了小半碗小米粥,沒反酸,也沒拉肚子!”
崔曉陽也說:“是啊大夫,我現(xiàn)在覺得胃里暖暖的,不像之前那樣像揣了塊冰,就是還有點沒力氣,吃多了還是有點脹?!?/p>
岐大夫給崔曉陽把了脈,又看了舌苔:“脈比之前有力了,舌苔也沒那么滑了,說明陽氣在慢慢恢復(fù),寒氣也散了些。沒力氣是因為中氣還沒補夠,脹是因為脾胃功能還沒完全恢復(fù),別急,咱們再調(diào)整一下藥方?!?/p>
他拿起筆,在原方的基礎(chǔ)上加了山藥和茯苓:“山藥能補脾胃、益腎氣,《本草綱目》里說它‘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正好適合你;茯苓能健脾利濕,幫你把身體里的濕氣排出去,濕氣沒了,脾胃才能更舒服。再抓五副藥,還是早晚溫服,飲食還是要注意,這次可以加點雞蛋羹、軟面條,別吃太硬的?!?/p>
又過了五天,崔曉陽獨自來復(fù)診了。他穿著件淺藍(lán)色的T恤,臉色紅潤了不少,走路也挺直了腰板,手里還拎著一兜剛買的蘋果。
“岐大夫,我現(xiàn)在能吃一碗飯了,也不胃痛、不反酸了,手腳也不涼了,就是有時候還覺得累。”崔曉陽坐下,語氣輕松了不少。
岐大夫點點頭,笑著說:“恢復(fù)得不錯!累是因為中氣還沒完全補回來,光靠吃藥還不夠,接下來咱們加艾灸,效果更好?!?/p>
他領(lǐng)著崔曉陽到里間的艾灸床,解釋道:“艾灸能溫通經(jīng)絡(luò)、補陽氣。咱們先灸中脘穴,中脘是胃的‘募穴’,就像胃的‘老家’,灸它能把胃里的寒氣徹底趕出去,還能助胃氣;再灸氣海穴,氣海是‘元氣之?!?,能生發(fā)元氣,幫你補中氣;等秋天的時候,再灸足三里穴,足三里是‘長壽穴’,能溫脾陽、補虛,讓脾胃功能更穩(wěn)固?!?/p>
崔曉陽躺在艾灸床上,感覺溫?zé)岬臍饬鲝难ㄎ粷B進身體,舒服得差點睡著:“大夫,這艾灸真舒服,比吃藥還得勁?!?/p>
岐大夫笑著說:“艾灸是中醫(yī)的‘外治法’,跟吃藥配合,內(nèi)外兼治,好得更快。不過艾灸后也得注意,別馬上洗澡,別吹涼風(fēng),不然寒氣又會進去?!?/p>
接下來的幾個月,崔曉陽每周都來岐仁堂復(fù)診,藥方根據(jù)他的情況慢慢調(diào)整,艾灸也堅持著。到了秋天,他的氣色已經(jīng)跟正常人一樣了,能幫家里打理飯館的生意,也能跟朋友去打球,再也沒犯過胃痛。
這年冬天,崔曉陽帶著女朋友來岐仁堂,還拎了一筐自家種的橘子:“岐大夫,謝謝您,我現(xiàn)在身體全好了,吃飯香、睡覺好,連力氣都比以前大了。這是我家種的橘子,您嘗嘗?!?/p>
岐大夫接過橘子,笑著說:“不用謝,主要是你自己聽話,忌口、按時吃藥、堅持艾灸,才能好得這么快。以后可別再瞎吃涼藥了,脾胃最怕寒涼,得好好養(yǎng)著。”
崔曉陽的女朋友好奇地問:“岐大夫,我有時候也會胃痛,是不是也不能吃涼的???”
岐大夫點點頭:“大部分胃痛都是因為脾胃虛寒,尤其是年輕人,愛吃冰飲、外賣,時間長了就會傷脾胃。平時可以多喝些生姜紅棗茶,吃點山藥、南瓜,別熬夜,保持心情舒暢,脾胃就不容易出問題。要是疼得厲害,就來我這兒看看,早治早好?!?/p>
陽光透過岐仁堂的窗戶,照在藥柜上,那些寫著藥材名的標(biāo)簽閃閃發(fā)亮。崔曉陽和女朋友笑著跟岐大夫道別,走出門,老槐樹上的雪花輕輕飄落,落在他們的肩上,溫暖而愜意。
從那以后,老街人都知道,岐仁堂的岐大夫能治“胃寒痛”,不少有胃痛毛病的人都來求醫(yī),岐大夫總是耐心問診、細(xì)致開藥,還會跟他們講脾胃養(yǎng)護的道理,用通俗的話把中醫(yī)的“理、法、方、藥”講明白,讓大家既治好病,又學(xué)會養(yǎng)生。
而崔曉陽也成了岐仁堂的“活廣告”,只要有人問他胃痛怎么好的,他就會指著岐仁堂的方向,笑著說:“去岐仁堂找岐大夫,準(zhǔn)沒錯!記住,脾胃最怕寒涼,可別瞎吃涼的!”
岐仁堂的藥香,伴著老街的煙火氣,一年又一年,溫暖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也傳承著中醫(yī)的智慧——脾胃為后天之本,養(yǎng)好了脾胃,才能養(yǎng)好人的一生。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