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午夜急診鈴
秋分后的申城飄著細雨,岐仁堂的銅葫蘆幌子在雨幕里若隱若現(xiàn)。岐大夫正對著脈枕研讀《溫熱論》,書頁間夾著的薄荷標本散著淡香。突然,老式電話機"叮鈴鈴"爆響,驚飛了窗臺上打盹的灰鴿子。
"岐大夫!快救救我兒子!"電話那頭的女聲帶著哭腔,"強強發(fā)燒三天了,剛才突然咳喘得厲害,小臉憋得發(fā)紫!"
"別急,慢慢說。"岐大夫摘下老花鏡,指尖在檀木鎮(zhèn)紙上輕點,"孩子之前是不是頭上長過疹子?"
"是??!"女人驚呼,"半個月前頭上長了些紅疙瘩,我想著是上火,抹了點牙膏,誰知道前天突然全消了,昨天就開始咳嗽,今晚突然喘得像拉風箱。。。。。。"
岐大夫站起身,從藥柜深處取出個牛皮紙包,里面是曬干的竹瀝,湊近能聞到清苦的藥香。"我馬上到,路上用溫毛巾敷孩子前心后背,別用冰袋。"掛了電話,他望著窗外的雨幕,想起今早看的《幼科發(fā)揮》里那句話:"胎毒者,皆父母遺熱于胎兒也。"
第二章
發(fā)燙的囟門
推開患兒家門時,一股混雜著奶味和藥味的濁氣撲面而來。客廳里,穿睡衣的女人正抱著孩子踱步,小男孩嘴唇發(fā)紫,每呼吸一次鎖骨窩就往里陷。他叫強強,剛滿兩歲,囟門處還透著不正常的紅暈。
"岐大夫您可來了!"女人遞過溫度計,"39。2c,吃了退燒藥也沒用。"
岐大夫沒說話,先把手指搭在強強腕部的寸口脈上。指下脈象浮數(shù)而虛,像根被風吹得亂晃的琴弦。又用掌心貼了貼孩子的囟門,燙得像塊烙鐵。"頭上的疹子是不是突然消了?"他問。
"是啊,"強強媽抹著眼淚,"本來長了滿頭,我還嫌難看,誰知道消了更嚴重。。。。。。"
岐大夫翻開孩子的眼皮,結(jié)膜充血明顯,又看了看舌苔——黃厚膩,根部尤其重。"把孩子放平,"他說著解開強強的衣襟,手掌虛懸在胸口三寸處,"聽這痰鳴聲,肺里像堵了團棉花。"
強強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小臉漲成豬肝色,咳出的痰黏得像膠水。岐大夫輕輕叩擊他的后背,發(fā)出"嘭嘭"的濁音。"這不是普通的感冒,"他沉聲說,"是胎毒內(nèi)陷。"
第三章
被誤解的"上火"
"胎毒?"強強爸從臥室沖出來,手里攥著手機,"我查了百度,說是新生兒黃疸才叫胎毒,強強都兩歲了。。。。。。"
岐大夫從帆布包里拿出本線裝書,正是《育嬰家秘》:"明代萬全先生說過,胎毒者,謂胎中受母熱毒也。孩子在娘胎里時,母親過食辛辣,熱毒就像種子一樣埋在孩子體內(nèi),平時可能發(fā)為疹子、口瘡,最怕的就是毒邪內(nèi)陷。"
他指著強強的囟門:"你們看這里,按下去遲遲不回彈,這是毒邪攻腦的征兆。當初疹子突然消退,不是好了,是熱毒沒處發(fā)散,反而鉆進了肺里。"
強強媽突然拍了下大腿:"??!我懷孕時特別愛吃麻辣燙,每周都要吃三次,不吃就渾身難受!"
岐大夫點點頭:"《黃帝內(nèi)經(jīng)》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母親過食辛辣,熱毒就會通過臍帶傳給胎兒。就像地里的莊稼被潑了開水,根雖然沒爛,但苗會蔫。"
強強爸還在翻手機:"可網(wǎng)上說咳嗽氣喘是外感風寒,得用解表藥。。。。。。"
"錯了!"岐大夫提高聲調(diào),"這孩子脈虛而浮,精神萎靡,哪有半點外感的樣子?外感病邪在肌表,人會怕冷、頭痛;這病邪在臟腑,就像房子里著了火,不趕緊撲滅,反而打開門窗讓風灌進來,火只會燒得更旺!"
第四章
竹瀝湯的智慧
岐大夫鋪開宣紙,提筆寫下方子:"黨參三錢,連翹二錢,川芎一錢,黃連五分,生甘草一錢,陳皮一錢,白芍二錢,木通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