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月,岐仁堂總能看到王建軍的身影,有時是來買陳皮,有時是問煎藥的火候,偶爾還拎著林梅做的蔓越莓餅干,說是"給大夫換換口味"。
這天傍晚,林梅又來了,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岐大夫,這次月經(jīng)就差了一天,量也比以前多了!"她把復查的單子遞過來,雖然還是皺巴巴的,但眼神里的光藏不住。
岐大夫診過脈,又看了舌苔:"脈相順了,就是還有點脾虛?!镀⑽刚摗氛f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得把底子補牢。"他另開了個方子,"續(xù)斷、沙參、杜仲、當歸、益母草各二分,川芎一錢,砂仁炒研五分,制香附二錢,橘紅一錢,再加三分種子紅花。"
"這里面還有紅花?"林梅有點猶豫,"我聽說紅花是活血的。。。。。。"
"這是種子紅花,跟普通紅花不同。"岐大夫拿起一小撮暗紅色的花,"《本草綱目》說它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jīng),量少點用,能通而不泄,幫著種子扎根。"他叮囑道,"這個方子月經(jīng)來的時候吃四劑,下個月再來拿一次,讓氣血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摹?
林梅剛走,李嬸端著碗剛熬好的銀耳羹進來:"大夫,我剛才瞅著小林氣色好多了。說起來,我那侄媳婦后來生了對龍鳳胎,現(xiàn)在都能打醬油了。"
岐大夫舀了勺銀耳羹,慢悠悠地說:"生育這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褚澄在《褚氏遺書》里說,男精先至,女精后至,是陰裹陽,主生男;女精先至,男精后至,是陽裹陰,主生女。這話雖有偏頗,但也說明時機重要。"
正說著,幾個來閑聊的老街坊圍了過來。賣糖葫蘆的張大爺咂著嘴:"那啥時候是好時機?"
"月經(jīng)剛干凈不行,濁氣還沒清。"岐大夫放下碗,"得等經(jīng)止兩三日,身子里干凈了。男方也得保養(yǎng)些時日,讓陽氣足些?!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陰陽合故能有子,就是這個理。"
旁邊抱著孫子的陳奶奶插話:"我媽以前說,同房時男左女右也有關系,是不是真的?"
岐大夫笑了:"這是古人從陰陽左升右降來的說法,左為陽,右為陰,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太拘泥。關鍵是身子得調(diào)順了,就像好地才能長好苗。"
他起身給眾人續(xù)水:"還有些講究,《萬氏婦人科》里提過,大風大雨、喝醉了酒、剛吃了猛藥的時候同房,懷的孩子容易體弱。得選天朗氣清的時候,《素問》說人以天地之氣生,環(huán)境順了,氣血才合時宜。"
張大爺拍著大腿:"可不是嘛!我小時候鄰居家,打雷天懷的孩子,后來總犯羊癲瘋,原來是這么回事!"
岐大夫點點頭:"所以古人說要待天氣晴明,日暖風和,就是讓陰陽之氣調(diào)和。要是趕上霧霾天、氣壓低的時候,人本身就憋悶,氣血不暢,這時候受孕自然不好。"
這話讓眾人都點頭稱是。正說著,王建軍跑了進來,手里舉著個驗孕棒,臉漲得通紅:"岐大夫!有了!兩道杠!"
林梅跟在后面,捂著嘴笑,眼角還掛著淚。岐大夫看著那驗孕棒,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剛出師時,也是這樣幫著老街坊家的閨女調(diào)理身子,如今那孩子的孩子都上小學了。
"恭喜恭喜。"岐大夫拱手道,"這頭三個月可得小心,別累著,飲食清淡些,《千金要方》說妊娠三月,為定形,正是要緊時候。"
王建軍搓著手,把一籃剛摘的草莓往桌上放:"您放心,我都跟我媽說了,這三個月不讓她沾涼水,店里的事我全包了!"
林梅摸著小腹,輕聲問:"大夫,您說。。。。。。會是男孩還是女孩?"
岐大夫摘下眼鏡擦了擦:"《易經(jīng)》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男孩女孩都是好緣分。關鍵是孩子能健健康康,這才是求嗣的根本。"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夕陽透過云層灑下來,給岐仁堂的青磚黛瓦鍍上一層金邊。王建軍扶著林梅慢慢走出門,影子被拉得很長,像一對相攜的藤蔓,正朝著陽光的方向生長。
岐大夫重新拿起那本《傅青主女科》,封面上的字跡被歲月磨得有些模糊,但里面的道理卻像銅吊爐里的香氣,歷經(jīng)時光,依舊醇厚綿長。他想起師傅說過的話:醫(yī)者治病,更要治心,心順了,氣血自和,生命的種子自然能找到合適的土壤,生根發(fā)芽。
堂屋里的鐘擺繼續(xù)滴答作響,混著遠處賣糖畫的吆喝聲,還有隔壁茶館飄來的評劇唱腔,構成一幅尋常又溫暖的市井圖景。岐大夫知道,明天一早,還會有新的患者推開這扇門,帶著各自的憂愁與期盼,而他能做的,就是用這些草木的力量,幫他們找回生命本來的節(jié)奏。
(全文約5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