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好奇地打量著大叔,只見他肚子圓滾滾的,臉上卻紅光滿面,不像生病的樣子。
"王老板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岐大夫打趣道,"上次是誰疼得直不起腰來?"
王老板嘿嘿笑:"那不是以前不懂事嘛!天天應酬喝酒,吃火鍋擼串,結(jié)果查出那什么。。。肝上都是油。吃了您開的這化滯柔肝顆粒,三個月就好多了,現(xiàn)在檢查,醫(yī)生都說沒事了。"他拍著肚子,"現(xiàn)在我每周都來您這兒坐坐,喝杯藥茶,比喝酒舒服多了。"
陳立聽得心里更踏實了,原來這藥真能治"肝上有油"的病。他想起自己體檢報告上的"脂肪肝",說不定再吃陣子藥,也能像王老板這樣好起來。
岐大夫又給王老板號了脈,囑咐他再吃半個月鞏固一下,注意別吃太多甜食。王老板連連應著,放下果籃就走了,說還要去進貨。
"您看,這病啊,三分治七分養(yǎng)。"岐大夫轉(zhuǎn)向陳立,"王老板以前頓頓離不開紅燒肉,現(xiàn)在改成清蒸魚了,晚上還去跳廣場舞,這才好得快。"
陳立點點頭,決定回去也跟著小區(qū)的大爺大媽跳跳廣場舞。他忽然想起什么,問道:"大夫,這藥里的蒼術和白術,都是祛濕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問得好。"岐大夫贊許地看了他一眼,"蒼術性烈,像干柴烈火,能把頑固的濕濁燒掉,《本草綱目》說它治濕盛困脾;白術性溫,像和煦春風,能健脾化濕,讓脾自己動起來祛濕。您剛開始濕濁重,得靠蒼術猛攻,現(xiàn)在濕去了大半,就靠白術慢慢調(diào)理,這就是治濕不同,法隨證變。"
陳立聽得津津有味,原來這兩味藥還有這么多講究。他忽然覺得中醫(yī)就像打仗,得根據(jù)敵情調(diào)整戰(zhàn)術,不是一味猛沖猛打。
拿著新的藥罐走出岐仁堂,陳立覺得陽光都格外明媚。巷口的老榕樹下,幾個老人在下棋,棋子落在石桌上"啪"的一聲脆響。他忽然想起岐大夫說的話,人就像這樹,得好好養(yǎng)護才能枝繁葉茂,以前自己總覺得年輕能折騰,把身體當野草霍霍,現(xiàn)在才明白,健康這東西,得像養(yǎng)花一樣精心照料。
枝繁葉茂
又過了一個月,陳立再次來到岐仁堂時,整個人像換了個人。西裝合身了些(他瘦了五六斤),頭發(fā)梳得整齊,臉上帶著精神,說話聲音洪亮,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蔫蔫的樣子。
"岐大夫,我昨天去復查了。"陳立遞過體檢報告,眼里難掩興奮,"您看,脂肪肝沒了!轉(zhuǎn)氨酶也正常了!"
岐大夫接過報告,仔細看了看,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這就對了。肝這棵樹,終于把垃圾清干凈,重新長起來了。"
陳立現(xiàn)在徹底信服了,這化滯柔肝顆粒和岐大夫的囑咐,真把他這"未老先衰"的身體調(diào)理過來了。他現(xiàn)在不僅口苦、腹痛這些癥狀全沒了,連多年的失眠都好了,每天沾枕頭就能睡著,早上起來神清氣爽。
"其實啊,您這病,根本還是生活習慣的問題。"岐大夫慢悠悠地說,"現(xiàn)在的人,吃得太好,動得太少,肝氣郁結(jié),濕熱內(nèi)蘊,時間長了,肝自然就出問題了?!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人啊,還是得活得簡單點,別太貪嘴,別太操心。"
陳立深有感觸,這兩個月來,他推掉了不必要的應酬,晚上不再熬夜看手機,周末去爬山或者釣魚,心境都平和了不少。以前總覺得業(yè)績最重要,現(xiàn)在才明白,沒個好身體,掙再多錢也沒用。
"那我現(xiàn)在還需要吃藥嗎?"陳立問。
"可以不用吃了。"岐大夫搖搖頭,"藥補不如食補,您以后多吃些枸杞、山藥、山楂這些,既能養(yǎng)肝又能健脾。記住,別再暴飲暴食,別熬夜,保持心情舒暢,比什么藥都管用。"他拿起筆,寫了個食療方遞給陳立,"這是養(yǎng)肝粥的方子,用枸杞、女貞子、山藥、小米一起煮,早上喝最好。"
陳立接過方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進兜里,像捧著圣旨似的。他掏出錢包,要付這兩次的藥費和診費,岐大夫卻只收了藥錢,說診費就算了。"您這是給我做宣傳呢,以后多介紹些朋友來調(diào)理身體就行。"
陳立心里過意不去,說以后一定常來看看,幫著打掃打掃衛(wèi)生。岐大夫笑著說好,眼里的皺紋像盛開的菊花。
走出岐仁堂,已是午后,陽光正好,老榕樹的葉子綠得發(fā)亮,蟬鳴也像是帶著歡快的調(diào)子。陳立深吸一口氣,空氣里飄著淡淡的藥香,混著泥土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
他想起自己剛生病時的焦慮,總覺得自己才四十出頭就一身毛病,怕是要"未老先倒"了?,F(xiàn)在才明白,身體就像棵樹,偶爾生點蟲、長點霉沒關系,只要及時清理,好好養(yǎng)護,照樣能枝繁葉茂。
半年后,陳立再次路過青云巷,特意拐進岐仁堂看看。只見堂內(nèi)依舊坐滿了病人,岐大夫正耐心地給一個年輕人診脈,阿明在一旁忙著抓藥。陳立沒打擾他們,只是站在門口看了會兒,見岐大夫說起話來還是慢悠悠的,眼里的光還是那么溫和,心里覺得暖暖的。
巷口的老榕樹下,幾個孩子在追逐嬉戲,笑聲清脆。陳立忽然覺得,這岐仁堂就像這老榕樹,扎根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守護著一方人的健康,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始終散發(fā)著生機與希望。
他轉(zhuǎn)身離開,腳步輕快,陽光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知道,自己這棵樹,終于又能迎著陽光,好好生長了。而這世間,還有無數(shù)像岐大夫這樣的人,在用中醫(yī)藥的智慧,守護著每一棵"樹"的成長,讓生命在歲月里,始終郁郁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