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血吐得厲害,是因為氣固不住血。"岐大夫解釋,"就像袋子破了,裝不住東西,光堵窟窿不行,得先把袋子撐起來。人參補氣,附子回陽,干姜溫胃,甘草調(diào)和——這是《傷寒論》里的四逆湯加人參,專門救這種陽氣虛脫的。等陽氣回來了,血自然就止住了。"
那天晚上,岐仁堂沒關門,陳嫂守在丈夫身邊,時不時喂一顆藥丸。岐大夫就坐在旁邊看書,時不時過去看看吳明初的脈搏、呼吸。半夜子時,吳明初忽然哼了一聲,嘴唇動了動,陳嫂趕緊喂了點米湯,這次竟咽下去了。
"不吐了!真的不吐了!"陳嫂驚喜地叫起來,"他剛才還咽了口米湯!"
岐大夫過去診脈,脈象雖然還弱,但比之前有力了些,不像剛才那樣飄忽了。"好,陽氣開始回來了。"他讓陳嫂按方子抓藥,"現(xiàn)在可以煎藥了,小火慢煎,煎出一小碗就行,溫著喂他。"
第二天一早,吳明初眼睛能睜開一條縫了,看見陳嫂,虛弱地說:"水。。。。。。"陳嫂趕緊用小勺喂了點藥湯,他皺了皺眉,卻沒吐。
岐大夫來復診,診脈后說:"脈像芤脈,又像革脈,還是虛得很,不過總算把陽氣拉住了。"他又看了看舌苔,"舌面還是干,說明陰血也傷得厲害,但現(xiàn)在還不能補陰,得先把陽氣扶起來?!峨y經(jīng)》說陽脫者,見鬼,他昨天是不是說胡話了?"
陳嫂驚訝地說:"是?。∽蛱煜挛缢悦院卣f看見他爹了,要跟他走,嚇得我趕緊掐他的人中。"
"那就是陽氣快脫了,差點被陰邪拉走。"岐大夫說,"繼續(xù)用參附湯,人參加到五錢,附子加到二錢。"
"這么大的量?"陳嫂有點害怕,"前陣子老張頭喝了點附子酒,差點沒醒過來。。。。。。"
"現(xiàn)在是救命,不能按平常的量。"岐大夫嚴肅地說,"附子是有毒,但用對了就是良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它的熱性正好能驅散老吳體內(nèi)的寒氣。你放心,我會盯著的。"
接下來的幾天,吳明初就住在岐仁堂后院,陳嫂負責煎藥、喂飯。岐大夫每天都來復診,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藥量。剛開始,吳明初喝藥后會出一身汗,陳嫂擔心是不是虛了,岐大夫卻說這是好事:"汗是涼的還是熱的?"
"是溫的,不像之前的冷汗。"陳嫂摸了摸丈夫的額頭。
"這是陽氣把寒氣逼出來了。"岐大夫說,"等不出汗了,手腳暖和了,就好了。"
第五天的時候,吳明初能坐起來了,雖然還沒力氣,但能說幾句話了。他拉著岐大夫的手:"老岐,謝謝你。。。。。。我昨天夢見自己掉冰窟窿里了,冷得直哆嗦,后來有人扔給我件棉襖,一下子就暖和了。。。。。。"
岐大夫笑了:"那棉襖就是參附湯啊。"
到第八天,吳明初已經(jīng)能下地走幾步了,臉色有了點血色,手腳也暖和了。岐大夫給他診脈,脈象雖然還弱,但已經(jīng)平穩(wěn)有力。"好了,陽氣固住了,血也止住了。"他改了方子,"現(xiàn)在可以加點補陰血的藥了,當歸、白芍、熟地,慢慢調(diào)理。"
陳嫂算了算,這八天用了差不多兩斤人參,五枚附子,忍不住咋舌:"這么些藥,夠我們老兩口倆月的生活費了。"
"錢沒了可以再掙,命沒了可就回不來了。"岐大夫說,"《脾胃論》里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等你好利索了,我教你個法子,用山藥、蓮子、小米煮粥,每天早上喝一碗,慢慢把脾胃補起來。"他又轉向吳明初,"以后別老想煩心事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看院子里那棵老槐樹,冬天看著快死了,春天一到,照樣發(fā)芽開花。人也一樣,只要陽氣在,就有生機。"
吳明初點點頭,眼圈有點紅:"我知道了,以前是我鉆牛角尖了?;钪?,比啥都強。"
后來,吳明初真的按岐大夫說的,每天喝山藥蓮子粥,早上還去公園打太極。半年后再見他,竟比生病前還壯實些,見人就說:"是岐大夫把我從鬼門關拉回來的,那一口陽氣,比啥都金貴!"
岐仁堂的老主顧們聽說了這事,都說岐大夫有本事,能從閻王爺手里搶人。岐大夫聽了,只是笑笑,翻開《黃帝內(nèi)經(jīng)》,在"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這句話下面,輕輕畫了道線。窗外的向日葵正朝著太陽,金燦燦的,像一團團小火苗,燒得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