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提到了張俊,讓厲延貞心中不免以為,那個氣量狹小的家伙,暗中派遣殺手襲擊田壯。
厲延貞察覺到,當提到張俊的時候,杜彬眼眸之中,似對自己有警惕之意。
他則茫然的搖頭道:“我與張九郎,不過就見過兩次。一次是在都梁山上,此后就是前日進城之時,他上前攀談,在下也不好視而不見。”
“你就是做“清明”一詩的人?”
呃……
厲延貞啞然錯愕,沒有料到,自己提到都梁山,馬行徼會有這么大的反應(yīng)。
更讓他無語的是,自己不過說,在都梁山見到過張九郎,他就猜測到“清明”詩上去。
面對馬行徼和杜彬,這樣的豪爽之人,厲延貞還真的不想刻意隱瞞。
如若不然的話,定然會讓這些漢子認為,看不起他們了。
厲延貞赧然一笑道:“馬班頭說的,如果是延貞在都梁山,見到張九郎時的清明詩,那應(yīng)該就是了?!?/p>
見厲延貞沒有否認,馬行徼和杜彬兩人,驚愕之余,臉上浮現(xiàn)出敬佩的恭敬之色來。
隋唐之際,是歷史上詩文鼎盛的時期。
雖然說,此時的世豪大族,還是讀書人的主要群體。然而,下層寒門士人,也正在崛起之時。
如同馬行徼這樣的人,雖然武夫之身。詩文對他來說,或許并不通曉,卻對讀書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艷羨恭敬。
誰能不想,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呢?
正因為,世家大族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所以,下層寒門想要攀附,如果大字不識,是根本無法入這些世族之人法眼的。
馬行徼并不知道,厲延貞的那首清明,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但是,有一點他卻非常的清楚,就連縣令李澤亮都說,有兩位博古通今的高士,對厲延貞的清明,都是倍加推崇。
這也讓馬行徼清楚,厲延貞現(xiàn)在,別看并沒有什么名聲。但是,僅僅就這一首清明,早晚能夠讓他名聲鵲起。
馬行徼兩人眼中,艷羨之色,不言而喻。只是,他們不知道,厲延貞卻心頭苦澀不已。
這也就是,他對這些行伍之人,沒有辦法。否則的話,還真想要否認。
驚愕的愣了一會兒之后,馬行徼站起來躬身一揖到地道:“卻是馬行徼有眼無珠,卻不知高士當面!”
一旁的杜彬見狀,也恍然而起,向厲延貞躬身行禮。
厲延貞驚然起身,連忙相讓,并上前雙手將兩人拉起來。
“馬班頭,杜大哥。你們這是做什么,如此讓延貞何以自處?”
兩人順勢起身,在厲延貞的推讓之下,再次坐下。
只不過,此時再看馬行徼兩人,恭敬之色油然而生。
厲延貞心中苦澀,嘆息一聲問道:“馬班頭,你是從何處,知道清明一詩事情的?”
見厲延貞面色似有憂色,馬行徼雖不明其意,卻也能夠猜出個大概來。
“這件事情,厲郎君有所不知。自從縣令李澤亮,從楚州回來之后,再召見了張九郎之后,就傳命府衙中各人,讓眾人留意尋找,寒食之日曾上過都梁山的人。”
說到這里,馬行徼眼中閃爍了一下,卻不知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