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們哪里知道,面前的所謂大才,腦子飛轉的想著,如何剽竊別人更合適的詩詞,在她們面前裝逼一次。
厲延貞上一世,畢竟對唐詩宋詞,都有過研究。因此,想要找一篇應景的詩詞來,還是可以的。用了不到盞茶的時間,他就想起了,詩仙李白有一首寫夜宿龍門香山寺的詩,可謂非常應景之作。
只不過,那首詩是應對詩,而且是一首秋季之作。此時,卻是春寒料峭之際,其中的描述不能用。不過,這對厲延貞來說,都不是問題,這種修改詞調(diào)格律的事情,他又不是沒有干過。
看到厲延貞睜開眼睛,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臉上,都露出了驚訝之色。如此短的時間,難道他就已經(jīng)構思完成了?
“先生,可是依然有了?”上官婉兒心中驚憾,忍不住詢問道。
厲延貞微微點頭,未然笑著說道:“不負殿下和大人指令,小子確實心中構思已成。今夜能夠得見殿下和大人,乃延貞之幸,小子獻丑,拙作低劣還望殿下和大人見諒品評?!?/p>
“先生何出此言?既已作好,快快道來,好讓本宮和婉兒一飽耳福!”太平公主急不可待的催促道。
“朝發(fā)汝海東,暮棲龍門中。水寒夕波急,木落春山空。
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
玉斗橫網(wǎng)戶,銀河耿花宮。興在趣方逸,歡馀情未終。
鳳駕憶王子,延貞懷祖翁。桂枝坐蕭瑟,棣華不復同。
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窮?!?/p>
初時,聽到上半訣之際,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還面帶贊許之色??墒?,到了鳳駕憶王子之后的下半訣,兩人臉上的蔚然笑意,便漸漸消失了。
前邊還是一副,寄情山水的暢意。更用以“桂枝坐蕭瑟”映射人生際遇的孤寂,與“鳳駕憶王子”的仙道想象形成虛實對照。后半句原作是“虎溪懷遠公”,暗用東晉慧遠典故,暗示與佛門高僧瑩上人的思想共鳴。本是詩仙,理想受挫后轉向山水禪意的典型創(chuàng)作。可是,厲延貞卻將其改為“延貞懷祖翁”,這就寓意大不相同了。
太平公主是對他小小年紀,居然生出如此惆悵,有避世之意念頭的驚訝。很不明白,厲延貞不過弱冠之齡,卻有著一股歷經(jīng)人世的滄桑感。
如此,太平公主心中不免有些驚訝,是何等的經(jīng)歷,才讓他有了這樣的滄桑之意。
反觀上官婉兒則不同,她則是心中驚駭不已。厲延貞那句“延貞懷祖翁”,太平公主不知情。但是,她卻從鸞衛(wèi)那里知道,厲延貞口中的祖翁,并非此時身邊的厲老丈。而是,被太宗皇帝以謀逆罪名誅殺的李君羨。
此前太平公主離開房間之時,厲延貞已經(jīng)說過,他已經(jīng)從陽夏謝氏那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此時,他表達出了對祖翁的思念,豈不是再向上官婉兒訴說,他自己有為祖翁李君羨平反之意。
上官婉兒此時心中,有些苦澀為難起來。她已經(jīng)答應了厲延貞,不會在太后陛下面前提及他??墒?,他卻又在這首詩詞之中,提到了李君羨,表達了要為祖父平反之意,自己真不知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一時間,上官婉兒突然發(fā)現(xiàn),面前這個家伙很是令人難以捉摸。她甚至懷疑,這小子是不是給自己,設下了什么圈套,否則怎么前后兩次,都做出截然相反的舉動。
“先生阿翁,可安在否?”太平公主臉上,露出憐惜之意,語氣溫柔的對厲延貞詢問道。
厲延貞向她恭敬一禮,言道:“有勞殿下垂問,阿翁尚在身邊。此時,就在偃師城內(nèi),等待小子返回后,一同護送薛氏姐弟前往河東。”
太平公主一愣,不解的問道:“令祖多大年齡?何意還要隨同先生奔波,顛沛前往河東之地?”
“阿翁年過花甲。此舉,也是小子無奈所選。將阿翁獨自留在盱眙,無人照看,小子難以心安,只能夠苦了阿翁,以花甲之齡,隨小子顛沛流離一番了?!?/p>
太平公主只是輕輕嘆息一聲,卻不知該如何安慰。她倒是可以,讓厲延貞將厲老丈留在神都幫忙照看。如此,還能夠將厲延貞徹底的收入麾下。可是,他們只是初次相見,恐厲延貞不會答應,便沒有開口。
上官婉兒神色凝重,同樣不知該如何回應厲延貞。
“公主殿下,高老公前來傳旨。”
門外傳來婢女的稟報,讓厲延貞差點沒一口氣噎死了。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這個所謂的高老公,當是宮內(nèi)的太監(jiān)。此時的太監(jiān),可還沒有公公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