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郎是什么人,上次在都梁山上,厲延貞已經(jīng)見識過了。
這個家伙,絕對不是一個,能夠禮賢下士的人。
上次在都梁山,他對厲延貞爺孫,表現(xiàn)出來的高傲,那才是本色。
厲延貞對張九郎的判斷,還是沒有錯的。
張九郎,本名張俊。
張陽炎給兒子起這個名字,就是帶著,能夠讓他成為俊才的殷切期盼。
只是,畢竟他出身商賈之家,加上耳濡目染張陽炎的行事,也造就了趨利的性格。
在他看來,不能夠利己的人,是沒有必要相較的。
更不要說,他上次看到厲延貞爺孫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是都梁山一帶的農(nóng)夫而已。
今日之所以如此的熱情,當(dāng)然也是有他看重的東西。
從都梁山回城之后,先是父親張陽炎,一意要尋找這個小子。
后來,更不得了。
離開盱眙城的駱賓王和魏思溫,專門托李縣令帶話回來,讓張俊幫忙尋找厲延貞。
而在此之前,蕭縣丞和曹主簿,都曾多次問及自己,關(guān)于厲延貞的情況。
從那個時候開始,張俊就已經(jīng)察覺出來。如果能夠找出厲延貞,并與之交好的話,對自己來說,就是一次難得能夠出頭的機(jī)會。
前些時日,他剛在張陽炎的斡旋之下,從李縣令那里討來了一個錄事佐吏的差事。
今日是奉命,到城門監(jiān)督盤查的。卻沒有想到,居然帶來了意外之喜,讓他遇到了厲延貞。
“郎君,別來無恙。”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人家殷切的打招呼,厲延貞也只好上前應(yīng)付,只希望能夠盡快脫身。
“小郎君,這是要入城嗎?”
看著厲延貞他們兩架車,張俊問道。
“承蒙老師關(guān)愛,讓小子祖孫二人搬到城里居住。正要進(jìn)城?!?/p>
張俊聞言,眼睛不由一亮。
這小子的老師,想必也不是凡人,如果能夠接觸上,豈不更好。
想到這里,張俊就對身后民壯,大手一揮道:“都是自己人,不必盤查了。打開路障,讓小郎君他們過去?!?/p>
厲延貞正要婉拒,卻聽到張俊身后,一人沉聲道:“不經(jīng)查驗(yàn),怎能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