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延貞要去偷襲叛軍大營,劉行舉就親自帶領(lǐng)騎兵,先一步前去增援。如此,就有了前邊發(fā)生的戰(zhàn)斗。
至于城東殘敵,交由其他人解決即可。
厲延貞帶著五百人,趕到青云閣密道處,便命人將已經(jīng)填上的枯井重新挖開。也幸好,在填枯井的時候,沒有完全填實,否則的話,他們想要挖開枯井,就要浪費很長的時間。
劉行舉他們在城門下,和叛軍展開激烈爭奪廝殺的時候,厲延貞他們就已經(jīng),順利的將枯井挖開。密道,再次顯露了出來。
密道處于枯井底部。
當進入枯井之中,看到這條密道的時候,厲延貞甚至懷疑,張陽炎那個老家伙,還是沒有說實話。
這條高約八尺,寬約三尺的密道,幾乎能夠容下兩人,并排前行。這么大的工程量,絕對不是短時間內(nèi)能夠完成的。恐怕,張陽炎他們,在數(shù)月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做這件事情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張陽炎定然還是有所隱瞞。數(shù)月前就挖掘密道,定然不是為了掩人耳目而已。
在密道內(nèi),行走了大概有將近半個時辰,厲延貞他們才算是看到出口。不過,還未出去,他們就看到出口處的火光。
等他們走出密道之后,不由的驚訝,熊熊燃燒的東城墻,就在他們眼前的不遠處。這里居然是野豬坡,出口居然也是在城東外。
其實,厲延貞他們自己忽略了,在盱眙夜宴的時候,張陽炎就曾經(jīng)交待過,城外的出口就在野豬坡。
也就是尉遲昭撤軍了,否則的話,他們走出密道之后,定然會被叛軍直接給圍殲了。
在這個地方,如果叛軍在的話,他們連藏匿的地方都找不到。
從地上雜亂的腳印,可以看的出來,叛軍當時就在密道出口的位置上,對東城發(fā)起突襲的。
為什么,尉遲昭他們,沒有進入密道試探,這是讓厲延貞感到疑惑的地方。
五百人全部走出密道后,厲延貞他們滅掉了手中的火把。在東城的大火映照下,他們不是需要火光照路,而是需要想辦法,隱藏他們的行蹤。
厲延貞派出兩伍,六個囚徒軍在前邊,順著叛軍返回城南的路線探查。他則率領(lǐng)五百守軍,緊隨其后五百步左右的距離。
趕到城南的時候,正是尉遲昭下令,猛攻城頭的時候。城頭上激烈的廝殺,厲延貞他們能顧清楚的看到。
“厲大人,再往前走的話,就到叛軍視線之內(nèi)了。我們接下來,怎么走?”
前邊探路的囚徒軍隊正,跑回來稟報。
叛軍大營的駐扎,厲延貞在城頭上曾經(jīng)看到過。
叛軍大營依托一處坡地之上,后營直接建立在坡上。左右兩翼,分別以木柵為寨墻,呈雁型展開。中軍和前營,就在坡地下正前方建立。
厲延貞他們,從城東過來,正好直面叛軍右營。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襲右營。
不過,謹慎起見,厲延貞還是命令暫緩前進,親自上前進行了查看。
他們向南潛伏了一段,直到接近坡地,才慢慢的向營地潛行過去。
此時,城頭之上的廝殺,非常的激烈。叛軍不僅成功的登城,而且將馬行徼他們,已經(jīng)逼迫到角落中,將劉行舉他們,壓迫在登城馬道之上。
所以,這個時候叛軍的注意力,大多都放在了城頭的廝殺之上。
叛軍大營之內(nèi),當然有留守巡視的兵士。從厲延貞他們這里看過去,就能夠看到,右營木柵每兩百步左右,都有兵士把守。其中,還有隊伍不停地巡視。
看到這種情況,厲延貞有些舉棋不定。右營雖然,看到的叛軍兵士不是很多,卻不敢保證,其中真實的情況。
“你們呆在這里,我近前看看。”
厲延貞對身邊的守軍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