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演繹之中,秦瓊、程咬金和尉遲恭等人,被刻意的神話。其實,他們在李績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
尉遲昭并非尉遲恭嫡出子孫,不過是遠親而已。不過,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將自己視為瓦崗寨出身。
為此,尉遲昭心目之中,對前英國公李績,可謂是倍加推崇。
所以,當(dāng)厲延貞提到,李大將軍的時候,尉遲昭臉上閃過一抹驚色。他心中,同時也想到,若是李敬業(yè)等人失敗的話。不知朝廷,會不會累及到李大將軍。
“天道公允,尉遲相信,為正統(tǒng)勤王之義舉,定能得到上天垂憐。請厲郎君轉(zhuǎn)告程瓊,尉遲昭從今以后,與其便是路人。再行相見,便是你死我活之仇敵!”
說完之后,尉遲昭拱手向厲延貞一揖,便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向大營疾馳而去。
弄的城頭上的厲延貞,根本就沒有反應(yīng)過來。
這家伙來得快,去的也挺快。最后,連一句話,都沒給自己說的機會。
不過,厲延貞也從尉遲昭的反應(yīng)中,看出了他和程瓊之間,似乎有著不為人知的關(guān)系。
當(dāng)然,這個時候的厲延貞,根本就想不到,他們都是瓦崗寨出身的后人身份。
尉遲昭返回大營之后,叛軍就真的全部撤走了。
看著空蕩蕩的叛軍大營,謹慎起見,劉行舉用吊籃放下五六個士卒,讓他們前去大營打探一番。
果然,他們回來后告知,叛軍大營已經(jīng)空無一人。
劉行舉命令他們,跟在叛軍身后,看一看尉遲昭他們,究竟是真的撤退。還是想要,用撤軍的方式,來迷惑他們。
等到當(dāng)天入夜之后,前去打探的斥候回來稟報,叛軍真的撤離。而且,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都梁山駐扎下來,并且還修建起了營寨。
聽到這個消息,讓劉行舉和馬行徼,都有些擔(dān)憂起來。看這個樣子,尉遲昭所部,這是要長期在都梁山駐扎,和他們對峙下去了。
叛軍在都梁山駐扎下來,讓劉行舉和馬行徼,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之意。他們并沒有,馬上將城門直接打開。
并且,派出斥候出城,近前監(jiān)視叛軍的動向。數(shù)日過去之后,叛軍沒有任何的異常,這才讓他們稍許放心下來。
沒有想到的是,盱眙城沒有拿下的消息,傳到了江都之后,就出現(xiàn)了變化。
恰好此時,傳來朝廷以左玉鈐衛(wèi)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將兵三十萬。以李知士,馬敬臣為副將,前來討平李敬業(yè)。
李敬業(yè)從潤州返回,并屯兵高郵阿溪,命其弟李敬猷逼近淮陰。此外,命別將韋超,率軍兩萬五千人馬進駐都梁山,與尉遲昭合兵一處。
由此,盱眙城就在三萬叛軍的威懾之下。
一時間,盱眙城再次陷入到了惶恐之中。而這期間,盱眙城也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由于他們抵御叛軍,朝廷特命,封劉行舉為游擊將軍,其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
朝廷旨意傳來之后,頓時引起盱眙城百姓的嘩然。
因為,這兩道之意,讓盱眙城的百姓,很是感到費解。劉行實都被命為楚州刺史,為何,馬行徼和厲延貞兩個,在戰(zhàn)時居功甚多的人,卻沒有任何提及。
厲延貞自己,也很是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