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向前進走了后,姜淳于才來得及仔細打量自己的宿舍。
說是宿舍,其實真有些為難宿舍這兩個字。
這個山洞基本上都是原始的樣子,只是做了簡單的清理和打掃。
看地面,高洼不平,但是很明顯,是經(jīng)過處理的,只是山石堅硬,做不到那么平整。
山洞門口比較狹窄,約莫寬度和高度都在兩米左右。山洞里面還算寬敞,寬深都在四米左右,就連高度也差不多。
山洞里面看,怎么看,怎么像一個被開了口子的正方形。
擋在山洞門口的是個草編的簾子,很柔軟,編織的也很緊密。
用根竹竿掛在山洞門口,卷到大半用繩子扎著,看上去竟然還有點藝術(shù)感。
一進門的左手邊的空地,有個八仙桌大小的石桌。
說是石桌,其實就是略微平整的一塊石頭,不知是山洞里原來就有的,還是誰費勁巴拉弄進來的。
姜淳于更傾向于,是山洞里原本就有的。
別看這石桌不大,但是它敦實厚重,一般人根本是弄不動這玩意的。
石桌上放著向前進剛拎進來的包,桌子旁邊還放著兩個簡單沒有打磨過的木頭樁子。
不用向前進介紹,姜淳于也知道,這應(yīng)該就是她吃飯用的桌椅。
貼著石桌里面,擺放了一個估計是基地自己焊制的鐵爐子。
沒有鍋碗瓢盆,好像也不需要這些,反正大家都是吃食堂。
這個鐵爐子,應(yīng)該是給姜淳于用來燒水用的。
山洞因為高度足夠,所以并不顯得壓抑。
一張狹窄的單人床,貼在石壁的最里面擺放。
單人床是那種可折疊的行軍床,因為地面不太平整,姜淳于伸手晃了晃,難怪貼著石壁放,應(yīng)該是怕擺的不穩(wěn)。
對著床頭的地方,有個用兩個樹杈和一根樹棍拼湊的架子,原始氣息非常濃。
這架子在晾曬場上看見不少,應(yīng)該是晾衣服用的。
就是做的粗糙了些,上面的樹皮都沒剝,看上去疤疤癩癩的,不美觀。
最吸引人的是床前擺放的那張桌子和凳子,看上去還挺新,走近還能聞到淡淡的油漆味。
姜淳于摸了摸桌面,這木匠的手藝一般,但是打磨的很光滑,沒有毛刺啥的。
說是桌子,其實就是一張板加上四條腿。
桌板有些薄,姜淳于又按了按,還行,沒想象中的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