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興飯店的生意不錯,姜淳于只在門口站了十幾分鐘,進進出出的絡(luò)繹不絕。
姜淳于又看了一眼巷子口的孩子,轉(zhuǎn)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風(fēng)雪越來越大,天氣也越來越冷。
這個冬天,再不尋個安身的地方,怕是熬不過去。
第二天,姜家小樓進出的人絡(luò)繹不絕,有鄰居好奇地問,是誰要搬來了。
一問才知道,有愛心人士租了這棟小樓,由政府出面,收留在大街上流浪的孤兒。
頓時,居住在周圍的人大驚。
孤兒,那就是小偷和乞丐的代名詞。如果他們附近住進這些孩子,那以后她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
他們的孩子,會不會被這些孤兒帶壞或者欺負?
在有心之人的引導(dǎo)下,這些人聽說如果是這棟小樓收留的孤兒,以后可能會和他們的孩子在一個學(xué)校上學(xué),長大后還可能會占了他們孩子進廠的名額。
附近的人徹底坐不住了。
他們聯(lián)合起來,找到街道辦事處。
街道辦回復(fù),人家姜家的小樓在最東邊,四周最近的一家離了五十多米,剛被下放去了鄉(xiāng)下,根本打擾不到附近的人。
何況這件事是愛心人士出錢出地方,來減輕國家的負擔(dān)的。
這個孤兒院有政府監(jiān)管,街道辦協(xié)助,以后有專人教這些孩子讀書識字學(xué)手藝,和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
這種于國于民的好事,他們是長了幾個腦袋還想破壞。
這些人見街道這么說,氣焰都消散了幾分。
還有人想鬧到政府,不過去街道辦鬧還行,去政府鬧不是所有人都敢的。
最后,這些人灰溜溜地從街道辦回家。
當(dāng)天下午,就有十幾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孩子送到了這里。
他們將在這里生活,上學(xué),學(xué)手藝,直到他們滿十六周歲。
而這一切,和離開海城,前往南城的姜淳于無關(guān)。
她花錢,別人辦事,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