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是因為以前怕來棲曉多想,而現(xiàn)在攤牌了,所以干脆‘演都不演了’?
如果是這樣——不提前告知的原因,是考慮到來棲曉與劍崎葵喜歡私密的空間,不希望被人打擾與‘監(jiān)視’。
很貼心。
但來棲曉不得不多想。
“希望。。?!?/p>
來棲曉瞇起眼睛,看著車窗外的景象,喃喃自語。
希望,我的心情,會一直‘美麗’下去。
否則,任何的可疑,都會變成一顆釘子,讓人心中不快!
-----
-----
價值53,000日元的新干線商務(wù)艙車票其實不太值。
只從把人從a點送到b點這個功能,日元與日元的無座票沒什么分別。
而且,窗外的景色,也都是一樣的無聊。
車廂如銀箭滑過關(guān)東平原的鋼鐵森林,窗外風(fēng)景從東京—橫濱連綿的都市帶,漸次褪為名古屋的樓群,最終化作琵琶湖畔的起伏山丘。
513公里的距離,在2小時40分鐘里折疊地加速度過。
來棲曉抱著劍崎葵,呼吸到了這一節(jié)車廂新鮮的空氣,和體會到私密一點的空間。
這就是這節(jié)車廂與其他車廂的不同。
總之,只有真的抱著入睡的女孩,感受到那靜謐的氛圍,才會覺得這錢花得值。
---
---
東京與京都就像天平的兩個極端。
東京地鐵站里,乘客如精密鐘表的齒輪,自動扶梯永遠嚴(yán)格向左靠站,右側(cè)留給分分鐘不知道多少錢上下的社畜。
總而言之,就是東京到處都散發(fā)著一股濃郁的‘班’味,一絲不茍,生活節(jié)奏快,而且因為‘制服’的關(guān)系,人與人的關(guān)系天然間就是冷漠的。
而京都站的第一道沖擊,就是目之所及,那些散漫倚靠的身影——無人劃分“急行區(qū)”,街頭隨處都是木質(zhì)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