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每一次走鏢,都是李詩詩最擔(dān)心的時候。
她既感到寂寞,又怕少年出事。
而少年每一次回來,都是李詩詩最開心的時候。
少年會給她帶來不同地方的小玩意兒,小禮物,像海邊的小貝殼兒、山里的奇石、林中的古木……
除此之外,還會給她講好多好多的故事,每個地方的風(fēng)土人情,以及走鏢路上的傳奇經(jīng)歷。
每當(dāng)少年講這些故事時,李詩詩就蹲坐在少年面前,眼里閃著光,就像小時候,李詩詩給少年講書里的故事時少年的表現(xiàn)一模一樣。
有時候,少年的故事會很多,很長,講很久很久都講不完,李詩詩聽著聽著,竟趴在少年的膝蓋上睡著了。
這時候,少年就會靜靜看著她,一動也不敢動。
在這足夠長的時間里,少年得以更加仔細地欣賞懷里的姑娘。
走鏢路上的風(fēng)吹日曬讓少年的皮膚變得黝黑,而李詩詩的皮膚卻是那樣的白,白的發(fā)亮,白的耀眼,尤其是在自己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白皙。
這讓他想起了走鏢途中見過的一種小白魚。
那一天,他們?nèi)ゲ灰婈柟獾亩囱ㄖ斜苡?,見過的一種魚,像白色玉石一樣的小魚。
少年看著詩詩,忍不住說:“小詩,你真像一條小白魚。”
不料這話卻鉆進了李詩詩的耳朵里,她睜開惺忪的睡眼,問少年:“你說我像什么?”
少年撫摸著她的長發(fā),一笑便露出一口白牙。
他老實回答道:“你好白,像小白魚?!?/p>
李詩詩聽少年夸她,心中歡喜,露出淺淺的笑容。
從此以后,少年便稱呼李詩詩為小白魚,那是他對她專屬的愛稱。
幸福祥和的日子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不久,李家又要向西南送一批貨物,不同的是,這一次,似乎這一趟鏢格外貴重,李鶴年竟然要求同洛家一起押鏢。
走鏢之前,少年向李詩詩信誓旦旦地保證,這一趟回來,就向李家提親。
李詩詩同父母道別,獨自在家等候。
不料,此去并無歸期。
少年清楚的記得那一天,鏢車行至兩山之間,大師兄洛人杰憑借多年經(jīng)驗,察覺出氣氛不對,便派少年登到山頂望風(fēng),其他人隨著鏢車,繼續(xù)前進。
少年不知道,在他登山的過程中,黃土大道上突然殺出一隊倭寇浪人,人人著木屐,佩雙刀,頂上有發(fā)髻,十分顯眼。
他們擋住了馬車的去路。
洛人杰通過觀察地勢,只覺得可能有人會在山頂埋伏,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敢直接擋道劫鏢。
如今事到臨頭,也只好朝來人大喊道:“祖師爺留下了飯,朋友你能吃遍,兄弟我才吃一線,還請朋友留下這一線兄弟走吧!”
這是黑話,意思是大道朝天,各走一邊。
大家都是混口飯吃的兄弟,井水不犯河水,沒必要在這里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