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掌握力量,便很難主動放棄它。
洛人豪從不曾想到過,自己從上山避禍的一個小小鏢主,竟能聚集上萬之眾,高舉“替天行道”之義旗,同時抵抗平南王朱昊祖麾下的暴虐官軍以及雙鉤將王化及麾下的悍匪無量軍。
呼嘯西南,獨霸一方。
更重要的是,他的行為得到了西南百姓的擁戴和認可:飽受賦稅重壓與無量軍作亂的西南百姓紛紛來投,使得洛人豪在天道軍之中,不僅得到權勢和力量,更得到了極大的心理滿足。
基于此,他從不認為自己是流寇,亦不與王化及之流同流合污,而是約束部下,義氣為先,仗義行俠,從不擾民。
既然天不加仁義于百姓,那么他便可以替天行道。
可是,一旦招安,洛人豪將失去這一切。畢竟,比起他現(xiàn)在得到的東西,招安后的安穩(wěn)生活和朝廷給的一點點獎賞簡直一文不值。
那么,天道軍首領洛人豪愿意放棄這一切,接受朝廷的招安嗎?
他是愿意的。
洛人豪很清楚,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與朝廷長久抗衡。
更重要的是,追隨他的西南百姓和他一樣,根本就不是天生的反賊,只是在官軍和無量軍的雙重壓榨之下,迫于生計才無奈落草,但凡有一條活路,他們誰不愿意過安穩(wěn)日子?
何況,就連那個暗中資助自己的神秘的歸云山莊莊主風萬千,也曾無數(shù)次叮囑過自己,一定要約束部下,壯大聲勢,若能引起朝廷注意,尚有歸附希望。
而一旦有招安跡象,洛人豪身上背負的罪名便可洗清,更有機會重振金刀鏢局,不辱洛家門風。
可是,剛才洛人豪卻沒有立即答應毛軒,因為他心中仍有兩條顧慮。
其一,天道軍之所以成勢,全因無量軍作亂,朱昊祖又盲目擴軍增稅,二者相加,攪鬧的西南民不聊生。若無量軍不被徹底剿除,亦或是對平南王朱昊祖擴軍增稅的行為不加以管制,則天道軍即使接受招安,各自歸家,現(xiàn)狀卻并未改變,也難以安居樂業(yè)。
從毛軒的話中,洛人豪推測朝廷已疑心西南之事,既如此,招安之后,自己便可乘機將朱昊祖種種行跡報與御史于文正,請求朝廷裁奪,而無量軍,則可留給雄關增援而來的五千精兵解決!
具體事宜,尚要同毛軒以及自己在朝廷做官的師弟項人爾商議決定。
萬事開頭難,此事總歸有一個苗頭。
至于其二,茲事體大,他不可一人獨斷。
現(xiàn)在,洛人豪需要首先解決他的第二條顧慮。
毛軒一走出大帳,洛人豪便吩咐諸人退避,并吩咐手下弟兄安置好自己的師弟項人爾。
帳中,只留下自己的兩個好兄弟:雙刀季如風,銀甲將趙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