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戚弘毅的心好似突然被猛地揪了一下,一陣莫名的刺痛在胸腔中蔓延開來。
他明白,那是百姓們在挽留他。
“小子,要走也不知會(huì)一聲,是怪我占了你的兵權(quán)嗎?”大道盡頭,老將軍黃霄策馬而來,聲音沉穩(wěn)有力。
跟在黃霄身后的,還有寧海衛(wèi)將士們。
他們要來為將軍送行。
“恩師,”戚弘毅見黃霄老將軍前來相送,急忙下馬拜道:“一切皆由朝廷主張,談何怪罪?戚弘毅久在軍旅,身體多有傷病,這才請求回鄉(xiāng)養(yǎng)病,并無他念?!?/p>
黃霄拍了拍戚弘毅臂膀,以長者的口吻安慰道:“得了吧!你的事,我多少也知道一些。咱們這些前線打仗的,干不過人家后方有嘴的,有時(shí)候,也要少一點(diǎn)自己的想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
戚弘毅看著黃霄,若依著從前,恐怕難免有一場辯論,可如今卻提不起心氣。
他只是苦口婆心地囑咐道:“恩師,如今雖已盡剿海波城、雙木洲倭寇,然而原海波城倭酋山本綱夫仍率殘部退居聞濤島。如今東南抗倭兵馬盡在你麾下,仍需派遣重兵駐扎海波城,并時(shí)刻注意聞濤島倭寇動(dòng)向,防止其登陸反撲?!?/p>
倭酋之所以能從海波城逃向聞濤島,皆因黃霄本部水師未按約定守住海岸。
如今戚弘毅當(dāng)眾舊事重提,黃霄面上大為不悅,道:“知道你戚大將軍能打倭寇,可我黃霄也不是吃素的。東南倭情我自有了解,何須多言?!?/p>
戚弘毅本想將心中部署也一并交代,可見老將軍神情如此,自覺多言無益,便不再多說。
轉(zhuǎn)過身來,戚弘毅還要面對挽留他的一眾百姓。
看著道旁灑淚相送的百姓,戚弘毅心中萬般不舍。
他解下腰間配劍,立在街頭,并對劍立誓:“諸位鄉(xiāng)親父老,我戚弘毅只是暫且離開而已,并非棄汝等而去。我在此對劍立誓:今我留劍于此地,若倭寇再犯東南,我即便孤身一人,也必來此取回寶劍,抗敵平倭,不負(fù)眾望。”
說罷,果真留劍于道上。
而后,戚弘毅才重新翻身上馬,緩步離去。
百姓默默跟隨著戚弘毅的駿馬,相送不停。
戚弘毅見狀,揮鞭打馬,一路馳騁而去,只是任誰都沒有發(fā)現(xiàn),在他的眼角,竟飛出一滴鐵骨柔情的將軍淚。
百姓們目送至看不到戚弘毅的背影,仍在駐足觀望,良久不愿離開。
行不長遠(yuǎn),戚弘毅到一客棧駐足,欲尋陳忘等人,卻被店家告知他們一早便乘坐馬車離開了。
陳忘等人近日居于客棧之中,也聽到寧海衛(wèi)軍營中些許傳言,待去尋他,卻被告知戚弘毅升遷調(diào)往別處,而項(xiàng)人爾出走不知下落,均已不在軍營之中。
既如此,幾人只得作罷。
幾日之間,陳忘等人身上傷痛已無大礙,又不欲在東南多做耽擱,便只好不告而別,乘車馬出走。
臨行前夜,幾人又從百姓口中聽聞戚弘毅辭官回鄉(xiāng)的消息,眼睜睜看見百姓們徹夜無眠,并自發(fā)分布各道,以求偶遇將軍,即便不能挽留,也可相送一程。
緣分淺薄,既然無緣一見,陳忘等人干脆按原定計(jì)劃繼續(xù)北上。
路上行走之時(shí),幾人如往常一般閑談解悶兒。
展燕疑惑道:“這戚將軍好生奇怪,練兵打仗正直嚴(yán)苛,論功行賞時(shí)一絲不茍,對上卻又貪贓枉法以邀寵獻(xiàn)媚??墒悄兀拷o他升官他又不做,那他圖什么?而且,這樣的人,又偏偏受士兵和百姓愛戴,想不通,他這樣的人,究竟算好還是算壞呢?”
“反正我覺得戚將軍是好人,”楊延朗道:“要說壞,也是那些收錢的家伙壞。若是他們不收,誰樂意處心積慮去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