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軍兩面夾擊,天道軍腹背受敵。
當此危急存亡之際,烈馬營主將飛馬虞慶之攜詔安特使毛文軒帶文書及時趕到。
毛軒立于兩軍陣前,手舉文書,任穿谷而過的烈烈大風吹動單薄的身體,兀自巋然不動。
谷中殺氣沖天,血腥正濃,卻不見這個讀書舉仕的官員有絲毫的膽怯和動搖。
他只看了一眼對壘的兩軍陣地,隨即緩緩展開手中的招安文書,讀與眾人聽:
天道軍諸將:
于文正領(lǐng)御史之位,代帝巡邊,察民情,監(jiān)百官,誅奸邪,舉忠良,傳天威于四海,施恩澤于萬民。
今聞西南動蕩,匪患不止,遂至此地。聽聞天道軍雖為賊匪,然能約束部將,素無害民之舉,且有歸附之心。本官不忍西南多動兵戈,禍及黎民,故派特使前往游說,以促成招安之事。
今大事既成,特修此詔安文書,念及天道軍素無暴虐之行,許爾等重歸田畝,為朝廷之民。
事后,我亦會上奏朝廷,請求減免西南賦稅,與民休息。
今既受詔安,望爾等勤勉耕耘,安心度日,萬不可再有反叛之心。
爾等天道軍接此文書之后,宜速往鎮(zhèn)南城。
我身在城中,待爾來降。
御史:于文正
毛軒將文書念完,目光看向洛人豪,道:“洛人豪,還不快來領(lǐng)受招安文書?!?/p>
洛人豪不敢怠慢,疾速上前,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起文書。
待交出文書之后,毛軒才轉(zhuǎn)身向平南王朱昊祖行禮,并說:“平南王,下官要帶天道軍諸位前往鎮(zhèn)南城受御史大人招安,官軍可否讓開道路,允我等通行?”
平南王眼看到嘴的鴨子就要飛了,心中不忿,可礙于御史的招安文書,又不好當面翻臉。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問,他竟首鼠兩端,不知如何回應(yīng)是好。
此時的安南河谷,頓時變得無比安靜。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平南王的臉上,等待著他的回答。
生死存亡,只在此人一念之間。
此刻,朱昊祖的內(nèi)心卻是極其復(fù)雜的:他并非忌憚于文正,而是由于他的心里有著更深的籌劃和更大的野心。
如今雖大事將近,畢竟時機未到,尚需要韜光養(yǎng)晦,他是萬萬不愿意在這種時候引人注目,節(jié)外生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