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指導員去團部時間有點長。一般來說。他每次去團里最多兩天。因為連里畢竟還有那么多事情。
可這次整整一星期沒見到人影了。
馬全義開始有些頻繁的召集一些關系比較好的人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連里面已經開始輪休了。粉條廠說是廠。其實就是一個作坊。加起來也就十來個人。
而榨油坊因為只供應全團人吃油。所以也不用每天生產。從過完年到現在基本屬于停工狀態(tài)。
整個連里面就是吳天明是最忙碌的一個。
每天早晚兩次去他的領地巡視。他的軍艦上新式武器一旦開啟。
雖然離著連里并不太近。但是整個連隊也能聽得見。
這一下老吳成了連里面最勤奮的人。雖然每次只用一小時。但是人家起得早,回來的晚啊!
都是干慣了活的人,這一閑下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打發(fā)日子。馬全義干脆宣布開始冬訓。
兵團戰(zhàn)士也是兵。他們人人都有武器的。他們的武器不收回,一直在家里放著。
一旦需要,只需吹響集合號。所有戰(zhàn)士都會在十幾分鐘內全副武裝的集合完畢。雖然準備完成上級交給的任何任務。
基建連所屬的師團比別的兵團師要晚一些。是因為鄰國煽動的一場事件才成立的。
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盡管受了蒙蔽的百姓們到了鄰國以后發(fā)現自己受騙。根本沒有煽動他們的人嘴里那種天堂般的生活。
只是也晚了。一大部分人想回來。但是我國政府沒有再給他們機會。
祖國從來不會拋棄自己的孩子。但是也不會容忍那些拋棄母親的人!
為此,建設兵團迅速從各師抽調人馬。組建了一個新師。迅速填補到伊利和塔城空虛的邊境地帶。
當時這個師的口號就是三代。就是代耕,代牧,代管!
迅速把因為人口流逝造成的大量土地和牲畜收攏起來。并且重新劃定邊境線。
讓荒蕪的邊境線以內迅速繁榮起來。
兵團就是我們戰(zhàn)士鐵血精神的延續(xù)。
他們雖然以后摘掉了軍銜。但是他們永遠是祖國的戰(zhàn)士!不但他們是。
就連他們的孩子從出生起,就注定肩負起同樣的使命。那就是祖國是不容侵犯和踐踏的!
連里的軍訓可不只是拉練和五公里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