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葉萬成就去聯(lián)系正在這里施工的中鐵公司的人,要雇傭他們的自卸卡車。
如今這條鐵路正在朝西延伸。準(zhǔn)備接通到莫斯科這一段。京城到莫斯科的鐵路其實一直都有,只是這一段沒有罷了。
鐵路朝西會通過阿拉山口出境,和原來的東方列車交匯。成為一條新的線路。
而阿拉山口距離軍墾城才100多公里,這里本來也是一個口岸,只不過規(guī)模小,交易規(guī)模也不大。所以不是太出名。
不過只要鐵路通了,軍墾城的貨物自然就能從這個口岸直接運送過來。這一下就會省了很多的運輸費用。
就連莫斯科那邊的東西也能直接發(fā)過來,不用阿克克烈中轉(zhuǎn)了。不過阿克克烈那邊一直還有廢鐵發(fā)過來。不過這一下數(shù)量肯定銳減,估計老家伙得失落一陣了。
畢竟貨物從他那里中轉(zhuǎn),楊革勇也會給他一些錢的。
因為軍墾城火車站工程,葉萬成和劉慶華都跟中鐵公司的人打過交道。兩個人直接開車找過去,那邊答應(yīng)的很痛快,馬上派了五輛車支援他們。
其實這些日子軍墾城也沒少支援他們,如今兄弟單位有困難,他們自然也義不容辭。
卡車到手,工程自然馬上就鋪開。消息傳播的很快,軍墾城這邊有不怕石頭的先進工具的事情整個兵團很快就知道了。
各單位紛紛過來參觀,然后都大為震撼。這尼瑪簡直就是開創(chuàng)了軍墾的一個新時代啊!
如今整個兵團這樣的戈壁灘還多著呢,若是都開發(fā)出來。那將是多么恐怖的一個數(shù)字?
要知道即便沒有水源的地方可是有雨雪?。恐皇侨鲂┎葑?,怎么都能生長。別看糧食這東西嬌貴,但是草可是從石頭縫里都能冒出來。
為了能熟練的駕馭這些設(shè)備,各單位來的人都留了下來,開始參與了這個工程。就連吳天明也親自帶隊,領(lǐng)著司令部一幫人也趕到了這里。
農(nóng)具瑪莎廠里多著呢,無非就是找些拖拉機帶著。這么多單位的人過來,大型拖拉機自然不叫個事。
這樣一來,葉萬成又跟中鐵公司那邊租用了十輛自卸車。一輛轟轟烈烈的墾荒運動開始了。
和以前的挖地窩子不同,現(xiàn)在各單位都是搭的帳篷。而伙食自然是饅頭和肉,這么累的活,軍墾城怎么可能吝嗇這點伙食費?
兵團報,軍墾報對這次開荒都進行了連續(xù)報道。還有電視臺。后來連央視也派來了人,連續(xù)幾天進行了追蹤報道。
王老的電話直接打到了吳天明的墾荒指揮部。其實這事本來是軍墾城的事,但是記者來的太多了。一番商議之后,干脆就改成了有司令部主導(dǎo)的一次新時代墾荒會戰(zhàn)。
和以前的戰(zhàn)天斗地人定勝天相比,整個戈壁灘上看不見幾個人。都是那些設(shè)備在隆隆作響,一片片沙石遍地的戈壁灘就在轟鳴聲中變成了土地。
王老是從新聞里看到的,他也沒有見過這些設(shè)備,老人家看的也是老淚縱橫。倒退幾十年如果有這些東西,戰(zhàn)士們得少吃多少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