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是青年方隊,工廠工人多,沒有那么多槍。但是即便沒有槍的人,也把正步踢得如同儀仗隊一樣整齊劃一。
后面還有女子方隊,小學(xué)生方隊。相信在這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有軍墾城這樣的紀(jì)律性。
葉雨澤和楊革勇自嘲著互相看了一眼。盡管看的熱血沸騰,但他兩卻是沒有隊伍的人。雖然他們也完全能夠插入青年方隊。但是那樣他們心理不舒服。
“雨澤,畢業(yè)后你會上班嗎?”楊革勇不由得問了一句。
葉雨澤搖搖頭:“我們有比參加工作更重要的事情做。讓這片土地更加繁榮和富強就是我們的工作?!?/p>
楊革勇想了一會兒,神情激動的點點頭。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是不要榮譽和地位的,他們只是默默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正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大。
元旦過后,從蘇聯(lián)獨立出來的國家紛紛和中國建交。特別是中亞五國,原本就是和中國屬于近鄰。很多親戚朋友都在彼此的國內(nèi)。
解體之后,他們這些國家因為體制的原因,對外依賴非常強烈。因為他們國內(nèi)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工業(yè)體系。而中國強大的生產(chǎn)能力,則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而一直作為通商口岸的霍爾果斯,則成為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重要通商口岸。
無數(shù)的中國商人趕往霍爾果斯,帶著他們能搞到的一切物資。仿佛去了那里,就是拿著些黃土也能換掙錢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葉雨澤和楊革勇又一次出境了。因為口里的商人們有些不講武德,把邊貿(mào)產(chǎn)品的價格飛速的往上炒。
國內(nèi)缺的是什么?各種鋼鐵制品和建材。而中亞這些國家缺的就是食品和生活用品。
口里商人帶著用各種運輸工具弄來的生活物資和食品去交換。而那些國家的百姓們也紛紛帶著鋼鐵,金屬制品,建材奔赴市場。
一時間霍爾果斯口岸的市場大了好多倍。原來建起來的院子早就被推倒了,不夠大。大家就在空地上做起生意。整個市場就如同內(nèi)地市場的大集。
操著不同口音,不同語言的人指手畫腳的談著生意?!拔?,你這個鋼筋賣不賣?”
“當(dāng)然賣,不賣我擺在這里當(dāng)畫看???”
“那你怎么賣嗎?一公斤多少錢?”
“看你實在,我也不坑你。一公斤一袋方便面,不能再少了?!?/p>
到處都是這樣的討價還價聲,鋼筋換方便面,換香皂。換碗。換衣服。反正就沒有不能交換的東西。
葉雨澤他們并不怕這樣的小販們,但是他們明白,后面就該是公司了。有的背景還很深,那才是他們真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