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愣了一會兒,一把把麥克風摔在地上:“這個學校風氣不正,需要改革!”
接下來,他便開始找各個系主任談話,找學生會代表談話。勤奮的象一只勤勞的小蜜蜂。
只不過他的所作所為就如這春天的風,吹過就是吹過了。留不下一絲痕跡。
他自然知道這事根子出在鄭蘭枝身上,親自去找鄭蘭枝談話。鄭蘭枝倒是一直笑瞇瞇的。說了一句:
“老張,咱們作為校領(lǐng)導,我覺得應該帶個頭,你看搞研發(fā)的經(jīng)費比較緊張,我決定把自己今年的工資捐給學校,你看你能不能一起?”
張進水愣了一會兒,然后滿臉漲紅。:“你的思想已經(jīng)腐朽了,不能給學生樹立這樣的人生觀!”
“這樣的人生觀是沒有錯的,無論是建設還是科研。需要的都是錢,而如今的北疆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都是兵團人餓著肚子擠出錢干出不來的。你能不能別只會喊口號?”
“你,我會向上級反應你的情況,你不適合做這個學校的領(lǐng)導。”張進水氣的渾身哆嗦。
“隨你便吧,我會叫財務把咱們兩個的工資從這個月開始轉(zhuǎn)到學校資金里面。希望你能配合。”鄭蘭枝依舊的風輕云淡。
很快,張進水的報告便送到了主管部門,然后上面就來了一個調(diào)查組。只是詳細了解了學校的情況之后,張進水被調(diào)走了。新來的書記是大家熟悉的人,就是王淑琴。
沒想到兩個跟著王紅花一起創(chuàng)立技工學校的人,如今又成了軍墾大學的搭檔。
王淑琴做事比鄭蘭枝還有魄力,直接在學校設立了獎勵基金。對于各項研究和發(fā)明有了明確的獎勵制度。這一下學校的各種研發(fā)小組紛紛成立,讓軍墾大學從只會學習,變成了學習和研發(fā)相結(jié)合的風氣,各種小發(fā)明層出不窮。
對于那些有價值的發(fā)明,學校自然會給予獎勵,不過這個獎勵還真不是學校出的,而是能夠應用的企業(yè)直接出資。
這樣一來,各個研究小組索性直接找對口的企業(yè)溝通,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后學生和老師們一起努力,去把這些問題一個個攻克。
可別小看一些很小的問題和細節(jié),恰恰是這些問題影響了生產(chǎn)進度和質(zhì)量。
此后每一個來過軍墾大學的人,最深的感觸都不是在教室里看那些聽教授在黑板上滔滔不絕。而是教授和學生們在實驗室一起進行各種實驗。
說白了就是軍墾大學的教學模式成了軍墾技校的高級版。不僅是理論知識和實踐,還有研發(fā)。
這樣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不能保證各個都成為精英。但絕對都是企業(yè)和科研單位都搶著要的存在。
如今軍墾城上下都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重視人才,重視研發(fā)。因為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軍墾城才會一直站在某些領(lǐng)域的頂端。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