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宣自然被分配到了后勤組,其實老戰(zhàn)士們大多也都分在了這里。就連開始進廠的一些人,也慢慢被調(diào)了出來。
后勤組如今九十二個人,他們不但要負責基建,設(shè)施維修。還要種地,其實任務(wù)挺繁重的。
不過他們工資高,每個人工資加獎金都到了差不多六百元。這份收入別說在北疆,就是在全國也基本快拔尖了。
這是連里對老戰(zhàn)士的一種獎勵,只有最早的連里老戰(zhàn)士才有。畢竟現(xiàn)在連里的一切改變,都有他們的汗水在里面。
如今這些人家家都住在有暖氣煤氣的房子里。高興了還能每天洗個澡。不過他們大多沒有那個習慣。按習得合的說法,就是洗澡傷元氣,不然你看人家牧民,一年都不見得洗一次,一個比一個壯實!很多人都深以為然。
冬天是老兵們比較清閑的季節(jié),地不用種,房子不能蓋。所以沒事時候他們還是會搞搞軍訓。進行個拉練啥的。
老排長只剩下于老貴了,所以又提拔了李木匠和于耀合成了排長。不過現(xiàn)在的排長已經(jīng)不算干部了,八一年改制后兵團就取消了這個級別。
這群老兵基本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年齡了。不過背上槍之后,一個個依舊精神煥發(fā)。
馬全義站在前面喊著口號:“稍息,立正!今天進行的是五公里拉練,目標果子溝,齊步走!”
果子溝位于連隊的西南部。離連里大概五公里左右,是拉練經(jīng)常去的地方。之所以叫果子溝,就是因為那里長滿了野蘋果樹。
果子溝的野蘋果大概雞蛋大小,味道酸甜。相對于北疆遍地水果來說,不怎么討喜。不過牧民們卻喜歡摘。他們等秋天蘋果成熟了就去摘了切成片曬干,既可以泡茶又可以當零食。
小孩子們一般是不允許去的,因為那里的的水果比較吸引野獸,特別是野豬和黑熊。葉雨澤他們那次炸熊其實就是在果子溝。
今天的拉練還多了幾個編外人員。就是那幾個實習的學生。這是他們自己強烈要求的。
為了這次行動,馬全義還特意找了幾身軍裝給他們換上。槍自然不用說了,把子彈卸了就行。幾個娃娃背著空槍精神抖擻的跟在隊伍后面。一副一槍在手,天下舍我其誰的氣概。
只是走了一會兒,幾個人開始掉隊了。老兵們盡管年齡大了,但是幾十年的訓練就沒有停過。體力依然充沛。
可這幾個年輕人可是第一次,進行這種冰天雪地的,連路都沒有沒有的訓練。
開始的精神頭多足,現(xiàn)在的模樣就有多狼狽。本來最愛惜的槍,此刻全成了累贅,半背半拖的斜掛在身上。
體力最差的如意,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努力的一次次把腳從雪窩里拔出來。
其實這幾個丫頭當中,最嬌氣的應(yīng)該是鄭蘭枝。因為家庭條件好,從小就嬌生慣養(yǎng)的。不過也正是這個原因,讓她不缺營養(yǎng),體力非常充沛。
幾個男生是非常照顧女生的,這不遠可望已經(jīng)把小胖子巧珍的槍接了過去,因為胖姑娘底盤沉,每次落腳都比別人踩得要深一些。
這時候前面的隊伍已經(jīng)走的沒影了,兵團戰(zhàn)士自然不能因為他們幾個學生,就會把一場拉練變成散步。因此他們幾個只能順著戰(zhàn)士們留下的腳印往前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