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芳出身草根,是從底層小演員一步步熬上來的,自然懂得一個公司該怎么去經營。
她一直不太在意明星效應,雖然她也捧紅了一些人。但是她從來不把公司的發(fā)展跟這些人捆綁起來。
畢竟人性貪婪,一旦把這些人捧得太高,那么功高震主就是必然的。
耍大牌,要求待遇這種事情就會層出不窮。你若是軟弱了,你一個公司老總就得圍在人家屁股后面轉。
遠芳對于這些人,是堅決不慣著的,她把公司的利益看的重于一切。
因為,執(zhí)掌公司后,只是稍微熟悉了一下情況,就很果斷的和幾個名導還有名演員解約了。
倒不是她去開除的,而是因為他們攢的幾個本子一直沒被通過,他們鬧著走,只是怕違約要掏違約金,隨意整天陰陽怪氣的。
遠芳接手后,親自審查了這幾個劇本,很堅決的給斃掉了。都他媽假大空的東西,根本沒有內容,一味的靠名演員,大制作打噱頭,也就是一開始可能?;H?。
但是如今的觀眾可不是以前的,一進影院看明白咋回事兒,立即就會吐槽。
如今的網絡這么發(fā)達,一旦輿論被炒起來,立馬也就沒人看了。她遠芳可不是冤大頭。
所以她直接找這些人商量,和和氣氣的解約,都不要違約金就好了,公司還剩了一部分支出。
她的這個行為在好萊塢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名導和明星才是每個公司的命脈,她這不是自毀長城嗎?這一直是好萊塢的傳統(tǒng)。
為此,很多媒體打電話甚至堵門來采訪她。都被遠芳給拒絕了,這一下更是捅了馬蜂窩。
同行,媒體紛紛發(fā)聲唱衰兄弟影視,口徑一致的譴責這個中國女人將要徹底毀了默克多創(chuàng)下的福克斯娛樂。
遠芳沉默了一段之后,終于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她的發(fā)言態(tài)度很明確。
影視這種行業(yè)就是演給老百姓看的,描繪的大部分也都是普通人的故事。這才能引起關注。
而那些大制作,只是電影人自己玩的東西,并不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所以,今后的兄弟影視,將會減少高成本的商業(yè)片拍攝,把重心轉移到貼近生活和現實方面來。
她的這些話無疑又是一記重磅炸彈,把圈子里的人都整蒙了,這個女人真他媽瘋了,這不是自毀長城嗎?
要知道如今的電影早已經不是藝術,而是一種商品,靠特效和噱頭吸引觀眾的。再加上海量的廣告資金砸出去。
不管電影好不好看,未上映之前就會狂轟亂炸到讓大家不知道都不行,這叫洗腦。
所以電影一公映,一開始票房收入都不會差,只不過真好假好,三天之后就能看出效果了。
票房腰斬,斷崖式下跌,最后被影院強行下架,這種命運已經成了常態(tài)。
關鍵你賠成啥樣跟人家導演和演員關系不大,該拿的錢少一分也不行,頂多是拿不到分成了。
所以,他們還是醉心于大制作的,畢竟片酬也高啊,只要是一部大火,拿到的錢夠他們掙好幾年的。
至于影視公司賠多少?跟他們有一毛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