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依然是杯水車薪。而且價格比較低。種糧食已經(jīng)是沒什么經(jīng)濟效益的事情。
兵團是受這種變化影響最大的地方,一是土地太多,而很多地產(chǎn)量極低。這就造成了兵團戰(zhàn)士生活困難等問題。
王淑琴目前所做的就是把整個兵團的土地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按照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合理種植。
當然這個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可能王淑琴干到退休整個事情都做不完,不過她不在意。
王淑琴生性淡然,她對于名利并不是太在意,只是想踏踏實實做些事。
因為兵團報對于王淑琴經(jīng)常報導,特別是國家級貧困團八團的脫貧致富,讓整個兵團的戰(zhàn)士們對王淑琴都有了一種期待。
第一代戰(zhàn)士入疆,都是靠著情懷,勒緊褲腰帶種地放羊支援國家建設。二代基本繼承了父輩的精神,任勞任怨,面對國家的經(jīng)濟轉型帶來的沖擊也是無怨無悔。
但是三代代子弟就少了前兩代人的那種情懷??嗔宋揖妥撸陕镌谶@里受罪?又不是我不干活,是我干了賣不出去,賣出去也不夠生活的,非在這里煎熬干嘛?
在這種時候,單純的政治思想工作顯然已經(jīng)不太適合了,上級領導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戰(zhàn)士們的實際困難,因為光喊口號是沒有用的了。
而王淑琴無疑是拿出了最適合兵團的方案,不僅是戰(zhàn)士們擁護,連領導們也非常欣賞。就連最高層都開始關注到她了。
開完會,王淑琴她們也沒有走,她們還要督促各單位的挖坑情況,棗樹的種植有兩個階段,那就是春天或者秋天。
現(xiàn)在七月底了,正好是挖坑的時候,等把坑挖完,就能在上凍之前把樹苗移栽進去。樹苗只有長出根系才能挺過冬天,到春天就可以茁壯成長了。
如今樹苗早已經(jīng)備齊,就等著這邊移栽呢。
其實這時候四團早已經(jīng)開始挖坑了,只不過各連推行的力度不同,所以進度也就不一樣。
王淑琴這次過來,就是監(jiān)督他們必須在八月中旬之前把所有樹坑全部完成。
其實對于王淑琴做這些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上面有不同聲音,下面同樣也有。
比如這個團長王鐵錘,他資格比較老,脾氣倔。在他的意識當中,土地就是用來種糧食的,萬一趕上饑荒怎么辦?那大棗再好吃,你能吃飽?
不過上級的命令,他不得不執(zhí)行,但是人一旦有了情緒,自然執(zhí)行力度就要打折扣。
這次一起種棗樹的,還有其他幾個團。王淑琴一一都去視察了,非常滿意。只有這個四團讓她擔心。
政委的名字也有意思,叫鄭偉,四十出頭的年齡,標準的兵團二代。性格直爽,脾氣火爆。
但是這樣一個,偏偏被老團長壓的死死的。沒辦法,人家德高望重??!
好歹連級干部相對來說都比較年輕,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不然這個工作就真的沒辦法開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