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市場可不是華夏,必須要有現車才行,于是,鈴草公司決定先把生產出來的車運過去,今早占領這一市場。
紐約,這是米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自從世界貿易用美元結算開始,全世界的目光就聚焦在這里。
這里的汽車銷售店比比皆是,前提是你付得起租金,寸金寸土說的就是這里的地價。
鈴草公司在這里是有專賣店的,只不過是跟尼桑合租的,因為他們主打經濟車型,和尼桑并沒有什么直接沖突。
沒辦法,房租太貴了,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連地主家都要精打細算過日子。
尼桑都是中高檔車型,跟鈴草這種主打節(jié)能型為主的風格正好相得益彰。
因為到過政府在紐約也建了一些充電樁,所以,這座世界經濟中心也成為了鈴草公司發(fā)布會的中心城市。
因為車比較多,展廳里面是放不下了。所以,整個店面的外面都擺滿了鈴草公司的各種電車車型。
說實話,因為針對性太強,樣品看起來很多,但是實際上就那幾種,樣車多只是因為顏色多罷了。
這一點倒是深受米國人喜愛,他們什么元素都能接受。
因為宣傳比較到位,來參觀的客人很多。雖然米國這地方不缺石油,但是他們喜歡新產品啊
沖幾個小時電,就能跑二百公里,速度還一點不遜色,這自然讓很多人有興趣。
要知道歐美有一點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住宅區(qū)和商業(yè)區(qū)都有一段距離。
只有窮人才喜歡住在城鎮(zhèn)里面,而收入過得去的人群,大多喜歡住在郊外。
因為那里的環(huán)境和空氣都比較適合居住。而城市的嘈雜和污染,容易讓人緊張和焦慮,休息不好。
但因此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住宅區(qū)和商業(yè)區(qū)的分離,讓購物就成了問題。
要知道,人活著就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但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商業(yè)區(qū)的存在。
于是在歐美,汽車就在家家戶戶必須的生活必備品。
可以這么說吧,如果在那邊生活沒有汽車,或者說不會開車,那么就跟在華夏不會騎自行車一樣,寸步難行。
關鍵那邊可沒有什么交通車,沒有一塊錢上車隨便去哪里的那種交通工具。
而且,歐美人婚后,女性大多喜歡成為全職主婦。在家看孩子做家務,去超市購物自然就成了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