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界,隨便找一個地方,就是歷史古城,大有淵源。
就拿新鄭縣來說。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在鎬京附近棫林,國號鄭,姬友即為鄭桓公。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鄭武公輔佐周平王東遷洛邑,在這里建立鄭國新都,為區(qū)別于陜西的舊鄭,故稱新鄭。
新鄭縣東是密縣,西是尉氏,南是長葛,北是鄭州。
尉氏縣與北邊開封祥符縣交界處,有一河,名曰賈魯河,又名沙河,村民也稱小黃河。
元朝時,元順帝派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專職治河事宜。
賈魯首先將黃河逼入故道,又引密縣水,經(jīng)鄭州、中牟,折南至開封朱仙鎮(zhèn),而后匯入京杭運河,直達(dá)江淮。
江淮地區(qū)的茶米粟通過賈魯河運至朱仙鎮(zhèn),再銷往開封及北方各府縣,。
此舉既消除了水患,又復(fù)興漕運,這條河被附近村民稱之為賈魯河,逐漸成名。
賈魯河邊,有一鎮(zhèn),名曰朱仙鎮(zhèn)。
春秋戰(zhàn)國時,鄭國在此開鑿運河而成村,因紀(jì)念信陵君門客朱亥,而命名朱仙鎮(zhèn)。
北宋末,岳飛伐金北上,于此地取得朱仙鎮(zhèn)大捷,旋爾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朱仙鎮(zhèn)作為開封唯一外港,得益于賈魯河連通江淮,逐漸成為中原商業(yè)重鎮(zhèn)。
大明開國兩百余年發(fā)展,如今東連宋寨,西接豆腐店,南至腰鋪村,方圓二十里,倉房貨棧比比皆是,比洛陽城還大。
城中居民二十余萬,多系商賈、外籍商人,其中以山西商人最多,城中建有山西會館。
鎮(zhèn)內(nèi)店鋪,商號鱗次櫛比,百貨山集。
兩個十五六的少年,走在雜貨街上,一臉好奇四處張望。
“五香豆腐干,朱仙鎮(zhèn)名吃,客官您來嘗嘗?”一鋪面挑著【香棠號】幌子,伙計在門口邊裹包紙,邊瞅向街上叫賣。
“四海雜貨,八方奇珍。嚯,二哥,這家雜貨店好大的口氣?!鄙倌曛幸蝗说?。
“三弟!前面有說書先生!”
雜貨街丁字巷道青磚墻拐角處,有一茶攤,旁邊有棵大柳樹,柳樹下有不少行人圍觀,居中乃是一說書先生,頭戴飄飄巾,身著藏藍(lán)直裰,正侃侃而談。
少年探頭,只聽說書先生道:“列位,上回說到【八大錘大鬧朱仙鎮(zhèn)】,今天,我來給大家說個新的,喚作【王佐斷臂收蛟龍】”
“且說當(dāng)年金兵首進(jìn)中原,我大宋陸安州守將陸登老爺率隊抵抗金兵,城破身亡,和夫人雙雙殉國?!?/p>
“殉國時留下一子,名叫陸云龍,當(dāng)時金兵元帥兀術(shù),見此子資質(zhì)非凡,便收為義子帶回金國撫養(yǎng)?!?/p>
“白云悠悠,一轉(zhuǎn)眼就是十年后,岳飛岳元帥陳兵朱仙鎮(zhèn)之時,這陸云龍已是十六歲,練的一身好武功,使得一雙短柄金瓜破鼓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