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吧,你那天突然要離開工廠了,而你身上根本沒錢,你發(fā)了工資后才上三兩天班,那押的這一個月的工資可就成了救命錢了。
可惜,有些人不懂。
不過,陽風和萬瓊沒有考慮那么多,他們是想盡快給大家一個驚喜,也許,那一天,他們的公司發(fā)展壯大以后,面對成千上萬的員工,他也會沿用工廠的這一套,那也很正常。
收了攤,四個人有點小激動地跟著陽風和萬瓊回到他們的住處,陽風拿出了四個大紅包,每個紅包上都寫了名字。
然后分別遞給他們。
四個人拿到沉甸甸的紅包,不,應該說工資袋,他們你看我我看你,都掂量著錢袋子,遲遲不敢打開。
“打開看看呀!”
萬瓊臉上綻開了迷人的笑容跟他們說。
本來大家心情就很好,看見萬瓊臉上迷人的笑容,大家的心情就更好了。
于是,馮大春率先打開了錢袋子,大家不打開自己的錢袋子,倒是都看著馮大春數(shù)起鈔票來。
里面基本上都是百元大鈔,只有一張五十元,一張二十元,還有一張一十元的。
馮大春夸張地大聲數(shù)起來:“一、二、三、四、五、六、七、把、九、十、十一。。。。。?!?/p>
我的天,那可全是百元大鈔啊,怎么都數(shù)到十一了,好像還沒有過半?
終于數(shù)完了,發(fā)給馮大春到工資居然是三千零八十元。
這是什么概念?在那個年代,夠馮大春在廠里干半年呀!
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即使是干半年也存不了這么多錢呀,不要說半年,就是一年能存這么多錢,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也是非常節(jié)約了。
有個姑娘,在這特必富陶瓷廠干了三年回家結婚,結婚的時候她有五千元帶到婆家,已經(jīng)讓很多人吃驚和羨慕了。
“陽風大哥,還有萬瓊嫂子,你們是不是搞錯了?”
馮大春拿著厚厚的一摞鈔票,簡直難以置信,不得不提出疑問,這怎么可能?哪有這樣發(fā)工資的?
怎么可能發(fā)這么高的工資?
幫忙包一下湯圓,賣一下湯圓,既不十分辛苦,工作時間也不是很長,又沒什么技術含量,憑什么發(fā)這么高的工資?
“放心,沒有搞錯,絕對沒有搞錯,你們也點點吧?!?/p>
陽風淡定地笑著對陳肖和左青依、還有方小燕說,只見左青依和方小燕掂量著自己手里的錢袋子,眼里已經(jīng)有了淚光。
當陳肖、左青依和方小燕都開始點手里的鈔票,他們激動得開始雙手都在顫抖。
當左青依和方小燕發(fā)現(xiàn),她們倆的工資居然跟馮大春也不相上下時,二人居然激動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