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之前聯盟的會議上,我們部族方面決定向精靈提出強硬的抗議與譴責,不知道冕下你們這邊,會不會跟我們站在同一陣線呢?
艾倫滿懷期待地望向眼前的教宗,等待著對方的回到,而在聽到了艾倫話語的斐里茨,此時也是面有難色陷入到沉思。
艾倫,這件事情還是得慎重,人類在整軍備戰(zhàn),精靈其實也同樣,這些年里我橡木教廷一直把關注點放在精靈國內,所搜羅的情報顯示他們的中基層武官一直有發(fā)動戰(zhàn)爭的傾向,而在精靈的高層中反倒保持著冷靜的態(tài)度。
如果這次精靈入侵事件,鬧到精靈高層上去,必然會引起精靈方面的波瀾,到時候如果打破了精靈的平衡,引發(fā)精靈的報復,那么事情可就大了!!
斐里茨沒有開口,一旁的諾丁卻是苦口婆心地跟艾倫說道。
諾丁團長,我們綠野部族身處北境前沿,如果精靈發(fā)動對荒野的入侵行動,那么首當其沖的便是我們北境幾族,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利害關系呢!!
你們對精靈一直關注,我們北境幾族同樣如此,雖然我們的情報系統可能不如教會強大,但是最起碼的判斷我們還是有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精靈王國中中低層的武官們不再安于現狀,試圖像百余年前他們的前輩一樣,通過戰(zhàn)爭來積累功勛,為自己的家族晉升而奮斗。但是精靈王國在上一次大戰(zhàn)的收益固然不少,可是戰(zhàn)場廝殺從來都是雙方都需要付出代價的,矮人王國折損超過百萬人口,而精靈一方同樣也損失了數十萬。
矮人從生育到長大成為合格的戰(zhàn)士,最多不過二十年時間,但是精靈想要成年卻至少得四十年時間,雙方就算死傷比例較大,可最終結果看來反而是矮人能更快恢復。
基于這方面的考慮,精靈的高層才會理智地約束基層武官們的呼聲,他們的打算必然是讓上次大戰(zhàn)損失的精靈人口恢復過來,把新到手的地盤經營起來之后,才會準備下一次的大戰(zhàn)。
此時,在這件明顯我們占理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荒野表現的太過軟弱,那么很可能激發(fā)精靈基層武官們的野心,認為我們很好欺負。而精靈高層因為在綠野的失利,驕傲的貴族肯定也想要找回臉面,同時試探一下荒野的真實實力,而坐視軍方的行為。
反倒是咱們如果表現強硬,讓精靈高層感覺到壓力的話,那么他們或許更謹慎行動,繼續(xù)按照他們既有的計劃執(zhí)行他們王國的行動。
艾倫早前就是用這些說辭來打動荒野的同僚,如今重新把話復述一番給斐里茨他們聽,自然是駕輕就熟。
……看來艾倫族長你確實對精靈很了解?。?!
斐里茨充滿智慧的眼睛,在艾倫說話的時候一直平靜地看著這名熊地精,等到他說完之后這才緩緩開口。
精靈很高傲,他們不會愿意看到自己的軍隊敗在一個荒野土著部族手上,所以這次的失利傳到精靈的統治層中,肯定會有人需要為此負責,受到嚴厲的懲罰,你們部族也很可能迎來更兇猛的報復。
不過精靈高層的野心很大,無數年來他們就一直在籌謀,將塔倫大陸整塊占據,將矮人一族徹底覆滅。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他們花費萬年時光布局,最終將吾主神國摧毀,致使吾主在神座上沉眠,讓我自然神系自顧不暇,無法在精靈向矮人發(fā)動進攻時,組織對矮人王國的救援。
如今百年時間的和平,也確實是精靈們在休養(yǎng)生息,重新調整他們的進攻計劃。
下一次大戰(zhàn),極有可能會是一場
真正的決戰(zhàn),要么是精靈的大敗,要么是矮人的舉國皆亡。
而人類方面很顯然早就跟精靈達成了默契,兩邊必然會在同時間發(fā)動大戰(zhàn),就是讓我荒野左右為難,無法全身心地對其中任何一塊大陸戰(zhàn)爭投入力量,維持這個世界的文明平衡。
所以啊,冕下,在這個時候我們荒野必須表現出足夠強硬的姿態(tài),必須讓精靈心中生出顧忌!!
人類和精靈的合作肯定不會密切,雙方彼此距離數萬里,不管任何一方的戰(zhàn)爭他們都不可能協同配合。就好比他們同時舉吹響戰(zhàn)爭的號角,肯定都希望荒野向對方的戰(zhàn)場投入精力、支援,這樣他們自己的戰(zhàn)場上的壓力才會更小。
我們就需要利用他們這樣的心態(tài),至少在戰(zhàn)爭打響之前,為我荒野爭取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