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賞賜呀,皇上想著老太爺在慶元鎮(zhèn)運回去不方便。都送到了慕容家別院,交給您兒子慕容齊大人收著。還有皇上已經(jīng)下旨讓工部的人,重修了左相失火的府邸?!?/p>
有些話上面沒有明確的旨意下來,王大人也不敢明說,只能把話說到這里讓老太爺自己個體會去。
王大人說完,老太爺臉上的失望肉眼可見。
王大人心里有了別的猜測。
慕容家在京城,老太爺獨自一人,跑到慶元鎮(zhèn)這個邊城小鎮(zhèn)就算了。
還想把皇上的賞賜送到這里,難道說老太爺因著對朝廷太過失望,不打算回京城了?
弓弩之事,老太爺和王大人都做不得主,一切事情只能按著皇上的意思辦。
小夫妻兩人回來后。
弓弩作坊里,陸遇選了三位木工手藝最好的,跟著王大人去了京城。
王大人帶來了二百多號人,他們走時不光帶走了工人,還帶走了作坊里所有的弓弩和未成品。
作坊里原本做弓弩的工人,在幫著搬運好弓弩上車后,才后知后覺的意識到他們失業(yè)了。
頓時,作坊門口站滿了心懷忐忑不安的工人。
慶元鎮(zhèn)眼下,都已經(jīng)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
他們要是在這個時候,失去了作坊里的工作,那一家老小怎么辦?
做弓弩的工人,有一半是以前做白棉紙的工人,還有幾十個做鼠毛筆的工人。
但是為了做弓弩,因著木工的專業(yè)性,陸遇也招了一些人。再加上保護(hù)鎮(zhèn)北作坊,抵御外敵又是一批人。
原先,做白棉紙和鼠毛筆的工人,倒是不擔(dān)心。
只要東家還做白棉紙,他們手上定是有活計干的。
可做木工和后招的工人,心里就慌亂了。
他們交頭接耳的議論著,把王康推舉出來,想讓他去無字齋問問東家,對于他們是個什么打算。
王康如今算是,陸遇手下的管事,這事原本也歸他管。
于是,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他去了無字齋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