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北的作坊里存放了不少白棉紙,幾日的光景,連著來了三四家客商,白棉紙的存貨便少了大半。
有了外面人進來,孟林在接待他們時便留了一個心眼,和京城來的客商打聽了下。
才知,京城如今和之前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
且京城中的百姓都知曉了,鎮(zhèn)國將軍孟承祁擊退佤賴一事。和瑞王想要造反,給邊城百姓帶來的傷害。
孟林把打聽來的消息告訴了媳婦。
褚清寧站在作坊倉庫門前,知曉原來這次戰(zhàn)事,只有邊城幾個城鎮(zhèn)受難,心中有種說不上了感覺。
既然,朝廷知曉了百姓的遭遇,為什么對百姓的救濟和安撫,提都沒有提。
難道朝廷就不管邊城百姓,慘遭戰(zhàn)亂之苦,日子是多么難熬嗎?
好在,如今是天氣暖和了,百姓們不用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凍中挨餓。
可是,衙門免費施舍的粥棚,又能堅持多久?
這天下午,跑船的包船主帶著人,也來了鎮(zhèn)北作坊進貨。
褚清寧把他請到無字齋,和他說起了慶元鎮(zhèn)眼下的局勢,和百姓的食不果腹。
聰明的包船主聽的出來,褚清寧這是有事相求,于是便端坐著半點不急的樣子,等著褚清寧說出他心中的猜數。
褚清寧自是瞧出了,包船主的態(tài)度。
她心里組織好語言說道:“包船主,我們作坊里還有小半倉庫的百棉紙,你可以都帶走?!?/p>
聽到褚清寧的話,包船主的眼前一亮:“要求是什么?”
和褚清寧做生意這么久,包船主對褚清寧還是有些了解的。
京城和富庶地方來的客商,每刀白棉紙比他拿貨的銀子貴上幾百個銅錢,包船主是知曉的。
褚清寧愿意把小半個倉庫的白棉紙都給他,便是少賺了上百兩的銀子。
他不認為慶元鎮(zhèn)眼下的形勢,讓褚清寧覺得他們家的白棉紙不好賣了,需要降價賣給他。
褚清寧直言不諱的說道:“我不要銀子,倉庫里的白棉紙需要包船主用糧食來換?!?/p>
聞言,包船主笑著撣了撣短袍上的浮塵,他立刻便明白的褚清寧的用意。
想了想,包船主還是說道:“褚東家,慶元鎮(zhèn)如今正是斷糧的時候,可以在外地收回糧食,運到慶元鎮(zhèn)自己在高價賣出。
我想這回報,可能比賣白棉紙和鼠毫毛筆的銀子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