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人員以及收納的流民,每日消耗的糧食可是巨量的。
這小小一個山頭,哪來這么多糧食?
“嫂子,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
莫小梅指向不遠處的半山腰處,山腰被分成了數(shù)個金燦燦的臺階,像樓梯似的。
金燦燦的田里,似乎還有數(shù)十個彎腰低頭的人影。
“嫂子,你看那?!?/p>
莫小梅賣起了關子,“你猜那是什么?”
“那是……稻田?”
云昭猜了出來,莫小梅也笑著點頭:“就是稻田,我哥將山腰都改造成了梯田,種植水稻,如今正是秋收時節(jié),會讓收留的難民下地去收稻干活,用他們的勞力換取糧食,哥說這叫……以工代賑?!?/p>
“以工代賑,這倒不失為賑災良策啊?!?/p>
云昭眼前一亮,她從前怎么就沒想到這個政策呢?
一味賑災,只會耗空國庫,還不如將人力充分發(fā)揮,怪不得莫懷能建起這么大一座山寨……這山賊還是有些頭腦的。
回去后,定要大力推廣!
可云昭又想到了什么,問道:“這水稻能產量幾何?若我所料不差……在玉州種植水稻,畝產不過兩石,如何能養(yǎng)活這么多人?”
大炎的主要作物是小麥,但南方不適合種小麥,所以只能種水稻,但這個時代的水稻畝產低下,不如小麥。
“哥搗鼓出了一種高產的稻子,最好的稻田能畝十石呢!
還有,嫂子你也知道咱們販賣精鹽,其中開采、提純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些環(huán)節(jié),收納的流民又派上了用場……”
莫小梅后面說的話,云昭已經(jīng)聽不清了。
只聽見前面“畝產十石”的字眼。
十石也就是500斤左右。
這比一般的稻米產量足足翻了5倍!
在云昭的印象里,從未有哪種作物能如此高產!
“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我哥不僅教會我們提純精鹽,還有煉制白糖和……”
“我是說前面那句,你們的稻子真的畝產十石?”云昭急切地問道。
莫小梅點頭,“嗯,一般來說都是畝產十石左右,最好的田甚至更多呢……嫂子,你似乎對這水稻很感興趣啊,現(xiàn)在正值收稻時節(jié),不如我?guī)闳デ魄???/p>
“嗯?!痹普旬敿袋c頭。
莫小梅帶著云昭來到稻田。
稻香陣陣,被派來干活的難免們在辛勤的收割稻子,雖然揮汗如雨,但他們卻樂在其中。
看著眼前每株稻桿上都掛滿了飽滿金黃的谷粒,將稻桿都壓彎過去……云昭心頭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