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辦公室里的學習氛圍更濃了。
王宇和劉娟就像兩塊快要干掉的海綿,拼了命地想從周逸塵這片海洋里多吸收一點水分。
他們知道,這樣的好日子沒幾天了。
除了查房,只要一有空,兩個人就圍在周逸塵的桌子前。
“周老師,這個心電圖t波倒置,一定是心梗嗎?”
“周老師,抗生素的經(jīng)驗性用藥,到底該怎么選?”
“周老師,您昨天縫合的那個手法,能不能再給我們講一遍?”
周逸塵也不嫌煩。
他有教學技能,知道怎么講最通俗易懂。
往往幾句話,就能點透他們想半天都想不明白的關節(jié)。
有時候,他還會故意把一些不那么緊急的病程記錄,交給兩個人去寫。
寫完之后,再拿著紅筆,一點一點地幫他們修改。
從措辭,到邏輯,再到格式。
“病程記錄,不是日記,要客觀,要簡潔,每一個字都要有依據(jù)?!?/p>
“這個描述就不準確,什么叫病人精神狀態(tài)尚可?你要寫清楚,神志是否清晰,對答是否切題,這才是醫(yī)生該說的話?!?/p>
一張病程記錄,常常被他改得滿是紅道道。
王宇和劉娟也不氣餒,反而如獲至寶,把改過的記錄工工整整地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回去反復琢磨。
康健民在旁邊看著,偶爾會笑著搖搖頭。
“小周啊,你這可是把壓箱底的本事都教給他們了。”
周逸塵笑了笑。
“他們肯學,我就肯教?!?/p>
時間一晃。
轉眼,就到了周五。
這是王宇和劉娟在內(nèi)科實習的最后一天。
一大早,辦公室里的氣氛就有點不一樣。
兩個人做事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眼神總是不由自主地往周逸塵身上瞟。
查完房回來,王宇磨蹭了半天,才從自己的帆布包里,拿出了一個嶄新的筆記本,雙手遞給周逸塵。
“周老師,這……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p>
劉娟也從旁邊拿出一個小小的紙包,打開來,里面是一支嶄新的英雄牌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