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拿著稿紙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輕輕敲了敲。
他嘴里喃喃自語。
“原來是這樣……”
“先理氣,再健脾,順序不能亂?!?/p>
這個道理他不是不懂,但從來沒有人像周逸塵這樣,用這么簡單直白的話給點透過。
他接著往下看。
看到那個小兒咳嗽的病例,用的是百合杏仁粥。
這方子同樣不稀奇。
可周逸塵在后面附上的那段話,卻讓李志國忍不住點了點頭。
“小兒脾常不足,肺為嬌臟。久咳耗氣,必然傷脾。此方百合潤肺,杏仁止咳,皆是正法。但妙處在于用‘粥’。米粥熬出的粥油,最養(yǎng)胃氣。肺脾同調(diào),扶正祛邪,病才能去根?!?/p>
李志國看到粥油養(yǎng)胃氣的時候,臉上露出了贊嘆的神色。
“妙啊!”
“這個比喻,太形象了!別說是醫(yī)生,就是病人家屬,一聽也能明白!”
他翻到了下一頁,正是那個產(chǎn)后乳汁不足的病例。
通草鯽魚湯。
當他看到周逸塵寫下的那兩句總結(jié)時,再也忍不住了。
“補充原料,疏通管道!”
李志國“啪”的一聲,一巴掌輕輕拍在了桌子上。
“這個說法,簡直絕了!”
“這哪里是在講中醫(yī),這分明就是在講一個最樸素的道理嘛!”
這一刻,李志國終于明白了。
這份材料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份普通的參考資料。
它不是在簡單地羅列一些土方子。
它是在用一種現(xiàn)代人,尤其是西醫(yī)們能夠理解的邏輯,來闡述中醫(yī)的智慧。
它打通了中西醫(yī)在病后康復這個領域里,那層看不見卻確實存在的壁壘。
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低成本、高效率,而且極具人情味的輔助治療路徑!
李志國抬起頭,再次看向周逸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