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村來的周家長輩們返鄉(xiāng)了,樂爸也從百寶閣搬到西稍間與老婆住,當(dāng)小棉襖去醫(yī)院做貢獻,夫妻倆張羅包粽子。
進京的時候,他們也打包了糯米和臘肉、包粽子的竹葉,他家小棉襖百寶閣內(nèi)各種堅果應(yīng)用盡有,想包什么就包什么。
樂爸周秋鳳找齊佐料,13號下午開始包粽子,一邊包一邊煮。
樂爸是不會包粽子的,然而也根本用不著他幫忙,蓬萊島的老婦人們、古墓派的女弟子們,會包粽子的齊齊上陣。
吉少等人看呆了,也沒敢跑去學(xué),宣少例外,他是會包粽子的,自告奮勇的也加入包粽子大軍。
因為包粽子的人不同,粽子的外形也不同,四角、三角、尖三角、長形、方形,愛吃哪款有哪款。
晁老夫妻、萬俟夫妻當(dāng)吃瓜群眾圍觀。
一共有十三人包粽子,包了二百多斤的米,有八百多個粽子。
萬俟教授家的兩位公子聽說小師妹家包了粽子,啥都不說,14號早上悄咪咪地跑樂園蹭飯。
為了跑小師妹家蹭頓午飯,萬俟醫(yī)生還與一位同事調(diào)了個班,用白班換一個夜班。
即是過節(jié),人人有份,吉家宣家周家華家又合作承擔(dān)當(dāng)天的三餐,清早就給樂園大門與四合院的大門掛了菖蒲、艾葉、桃枝扎成的避邪三寶。
青年們上午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做美食,玉島主等修士從頭一天夜晚即坐在嫏嬛福地的院里,對著大書房的匾額參悟。
參悟了一整晚的修士,心有所觸動,卻又似無悟,上午也坐在大書房感悟。
江湖人士們在小合院內(nèi),晁老爺子萬俟教授開開心心的玩自己的,先教小樂善讀書,再帶去釣魚、爬樹,折騰得可歡樂了。
宣家青年們勻了兩人時刻盯著晁老、萬俟教授,兩老摔個胳膊腿兒骨折沒啥,可別把小樂善給摔傷就行。
近正午時分,萬俟教授、晁老帶著樂善還在榆錢樹上逍遙,直到看到直升機,才急急忙忙的爬下樹。
樂韻鉆出直升機,看到萬俟教授從樹上落了地,晁爺爺正往下挪,自己的寶貝弟弟還在樹叉上坐著。
瞅著沒事就各種折騰的長輩,她也是無奈了,飛掠過草地,奔至樹下,輕點地面,一躍跳上大樹,一把抱起弟弟再飛身落地。
“咯咯咯”,樂善摟著姐姐的脖子,笑開了花。
萬俟教授目瞪口呆。
晁老爺子:“……”他得想想怎么向小樂樂解釋。
小樂善被抱走了,宣家青年走近,輕輕松松的把晁老爺子給提溜起來再提著落地,放草地上就不管啦,飛奔去廚房準(zhǔn)備開飯。
宣家小青年走了,萬俟教授拍拍衣服,清清嗓子:“小樂啊,我們呢……”
“您們覺得樹上風(fēng)景獨好,所以上去賞了賞景,是吧?!睒讽崜尠滓痪洌е艿芫团?,一邊跑一邊喊:“師母晁奶奶,教授和晁爺爺他們竟然帶樂善爬樹,嚇?biāo)佬∶抟\了!”
看著小家伙飛奔而去,聽著她告黑狀,萬俟教授、晁老爺子面面相覤的對視了一眼,臉上大寫的問號,這還是乖巧可愛的小樂樂嗎?!
王師母晁老太太在為老不尊的老家伙折騰時也勸阻過,那兩人不聽,這下好了,被小樂樂逮個正著。
兩老家伙瞎折騰被逮,肯定很尷尬,兩老太太心情很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