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人少,顯得很寧靜,誰家的狗叫幾聲,誰家的雞鴨“咯咯嘎嘎”的回應,滿滿的鄉(xiāng)土氣息。
蒙嫂指路,周哥開著車身沾滿了灰塵和泥土的電三輪,穿過了大半個村子,到達一座泥坯房子前。
泥坯房一排三間,蓋著彩鋼瓦,進門右手邊那方搭了一間耳房做伙房,屋檐下支著竹竿,可以曬衣服,也晾著串成串的辣椒和干菜
土坯房前有小小的一塊地坪,在屋后另有土坯建的關豬雞鴨的矮房子。
房子很舊,四周打掃得挺干凈,可見主人們比較講究。
李婆婆和孫女李小妍早上把家里家外打掃了一番,把客房整理好了,自己也換上了最好的一件羽絨衣。
李小妍留著中長發(fā),扎成馬尾,普通臉型,穿著中長的半舊紅色呢子大衣,人比較高,有一米六四。
祖孫倆從清早就等著了,張望了很多次。
聽到電三輪車弄出的聲響,從伙房里跑到屋前地坪,家里養(yǎng)的黃毛土狗在看到遠處那輛不知去誰家的車,也先幫著叫喚上。
當車子開向自家,李婆婆便知是小蒙和她新談的對象來了,習慣性的在衣服上搓了搓手,笑著喊:“小周,你來了啊,路上辛苦了?!?/p>
蒙嫂坐在后頭,看到自己女兒竟然比自己先回家,十分意外,她還想著回到家再去半路接一下姑娘。
“大娘好,路不太好走,讓你久等了,我倒沒覺得辛苦,辛苦的是三輪車。”周哥將車開到地坪,先停,趕緊下車跟老太太打招呼,看到一邊的女生,不確定是不是蒙嫂的女兒,望向推開車門下車來的蒙嫂。
青年看著是個很好說話的人,李婆婆笑得咧開了嘴,露出了掉了幾顆牙的牙床和剩下的、熏得有點黃的牙。
媽媽的新對象挺幽默的,李小妍喊了一聲“周叔”,再喊“媽”。
“是小妍啊,剛才我還不太敢認,你媽媽說你可能要到快中午才到,我想著等會和你媽媽去村委附近接一下你,你竟然比我們還快哪,難不成你也有飛毛腿?!?/p>
女生叫了一聲“媽”,周哥也反應過來了,那個女孩就是李家姑娘,不怪他眼拙認不出來,實在是那姑娘長得跟蒙嫂不怎么像。
蒙嫂下車先喊了婆婆,再回頭提東西,她買了魚和肉,還有水果,裝了兩大袋子。
“我昨天下午就回來了?!崩钚″行┎缓靡馑?,看到媽媽買了東西,才從奶奶身邊跑開,去幫媽媽提袋子。
李婆婆想幫忙,她孫女不讓,她招呼青年去堂屋坐。
有客來了,先得到堂屋坐坐,夏天就坐堂屋,如果在伙房吃飯就去伙房,如果在堂屋吃飯,不必進伙房。
冬天天冷,伙房一天到晚燒著火,先到堂屋坐一下,再去伙房烤火取暖。
蒙嫂把較輕的東西提下來,周哥再提自己帶來的大籃子,跟著蒙嫂后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