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戰(zhàn)仙,能擋三百萬!
吳國的貪鄙廢物們,也紛紛大唱戰(zhàn)歌,認為吳國無所不能!
于是他向秦威王建議,霸王是不是該給我坐坐了?
秦國和吳國的結盟,瞬間破裂。
“文種,走吧,吳王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吳王了,他很快就要衰敗了!”
范蠡從街道上的小販聽說吳王準備稱霸,就知道吳國廢了。
倒是文種有些疑惑。
“伍子當朝,孫子領兵,兩位合謀,幾乎橫掃一切,吳國明明正當其時,如何就要衰敗了?”
范蠡帶著文種來到自己臨時居住的酒樓里,隔絕了聲音,這才說道:“吳國能打贏周國,不過是周王昏庸,能打贏越國,不過是越王一時魯莽?!?/p>
“他卻把這種投機取巧的勝利,當成了是吳國強大的表現(xiàn)?!?/p>
“吳國很強大嗎?”
“地不如魯,人不如周,以前還年年被越人劫掠,能強大起來,依靠的不過是孫子的兵家算計而已,換一個老成大將,孫子想要取得如此驚人的勝果,難度會非常大!”
“換成王族團結、寧死不屈的西秦,你看孫武敢不敢直接進攻都城?”
“簡而言之,吳國的勝利,有一半是建立在豬對手的前提下!”
“反倒是這個吃了大虧,差點滅國的勾踐,倒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一旦被他活著回到越國,將來可能背刺吳國,乃至秦吳爭霸時趁機滅吳也說不定。”
文種想了想,覺得范蠡說得很有道理。
他與范蠡是年幼好友,與鮑叔牙、管仲類似。
周國王室血統(tǒng)分支占據(jù)高位,非周文王親屬后裔,再博學多才,也沒有上位的可能性。
所以他們來到新興的吳國,看看能否得到“不看血統(tǒng)只看才能”的吳王看重。
只是他們來晚了一步,如今的吳王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吳王。
吳王在周國、越國兩個海王放的兩大勝利水池不可自拔,快要淹死了!
所以文種、范蠡覺得來得正是時候,這個時候不給勾踐雪中送炭,什么時候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