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皇不是沒想過在長安城的守藏室開辟成學宮,他們天然就有優(yōu)勢。
天皇伏羲成立守藏室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人界生靈修道,一直對外免費開放。
守藏室有人道仙朝積累無數(shù)年的典籍、詔令、道經(jīng)等,這些物品攜帶的人道文氣氣運之雄渾,合在一起,不輸于現(xiàn)在的人皇。
即便是管仲這位大祭酒領著一群夫子,也沒辦法讓稷下學宮一躍取代這些人道精華。
這是人道仙朝的無數(shù)年底蘊。
知識的積累,是需要時間的沉淀。
守藏室更是伏羲親自開辟,又被無量人道文氣滋養(yǎng),天生就是一個準人道圣地。
但自學成才哪里比得上夫子講課。
像李耳這種的特殊生靈,能有幾個。
看著守藏室無窮的典籍,年輕商皇心里嘆息。
為什么歷代先祖沒有想過開發(fā)、利用這些現(xiàn)有的優(yōu)勢,建立一座無上學宮呢?
“夫子,你當年在這里讀書,就沒想到開壇講道嗎?”
已經(jīng)退位讓賢、正在籌辦長安學宮的晏子苦笑:“不是沒想過,但沒這個膽子?!?/p>
商皇很聰慧,一點就通。
的確,一般人誰有這個膽子,在三皇五帝詔令所在的地方,開壇講道?
人皇詔令代表著人皇的意志,至尊法旨象征著圣人的存在。
在這種仙朝最為神圣地方講道說法。
相當于天然認為自己可以和三皇五帝并列,他們可是人道圣人。
你臉大,敢和圣人平起平坐?
信不信你說得大聲點,看守這里的守藏室史們就會憤怒地把你趕出去?
洪荒的讀書人(靈)對這里抱著特殊的醇正信仰,把這里當成是他們觀瞻三皇五帝、歷代人皇的圣地,是接觸三皇五帝大道的最好途徑。
人皇的面子,在這里都不好使。
若非是稷下學宮出現(xiàn),并很快掀起一股席卷洪荒的大道學潮。
守舊傳統(tǒng)的守藏室史們看到了三皇五帝大道廣為流傳的新方式,不然絕不會同意把這種神圣的地方,變成目不識丁的文盲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