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位秦帝倚重的大臣,提出了議和。
他不想打了!
“如今魏地易主,商周聯(lián)軍撤走,晉國反手即下,大帥為何議和?”李斯忍不住勸道。
他可不是已經(jīng)是高等爵位的韓非,也不是立下戰(zhàn)功,很快就能成為左庶長的王翦,更不是早年投資有成,被秦帝看重的呂不韋。
他就等著這次拿到滔天大功,然后躍居麒麟殿內(nèi)。
而不是每次朝會,只能在麒麟殿外,眼巴巴看著韓非在里面高談闊論、指點(diǎn)江山,隱隱約約有了一代法家圣賢的威望!
呂不韋看了他一眼,笑著看向他更重視的韓非。
以實(shí)干才能論,李斯未必比韓非差。
但可惜,李斯這個人可能受出身貧寒影響,太過于務(wù)實(shí),太過于追求名利,反而忘記了孔子的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李斯眼里只有功,而缺少德、言。
韓非就做的更好,德行充沛的他,完成立功之后,再完成自己的思想道理著作,注定要成為儒法合一的圣賢,并開啟百家一個新的階段——諸子百家道統(tǒng)集大成者!
韓非是要做圣賢的,還是儒法兩家的圣賢,要千古不朽。
而李斯,頂多就是秦國曇花一現(xiàn)的秦吏而已。
秦吏千千萬,不缺一個李斯。
但洪荒無數(shù)萬,不朽圣賢卻只有那么點(diǎn)!
韓非看到呂不韋的目光,不得不開口解釋:“本次作戰(zhàn)暴露出我們一個大缺陷,如今繼續(xù)下去,可能影響大局?!?/p>
他其實(shí)不想說這個話,平白得罪一次李斯、王翦、李信等同學(xué)。
可身在朝堂軍陣,哪有不服主帥命令的,兩相其害取其輕。
“缺陷,還是大的?”
李信微微皺眉。
他是一個狂熱擁信大秦天下無敵的激進(jìn)派武將,與喜歡步步為營的王翦不同,更喜歡出奇制勝。
這種勇于冒險、奮勇焊戰(zhàn)的個性,在軍中很受上下歡迎。
畢竟,在戰(zhàn)場上,沒有人喜歡跟懦夫結(jié)伴同行,那會害死自己。
缺點(diǎn)也很突出。
出奇制勝,陷入對方挖好的埋伏概率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