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神只有感,天地圣人聞聲。
伍尚前往郢都,果然沒能說服周王,反而與父親一起被毒殺。
臨死前,伍奢痛苦地閉上眼。
“我長子純孝,此子堅韌,如今長子赴死,次子逃生,周國多難了,還請使者轉(zhuǎn)告大王,全力追繳他,否則日后無數(shù)周民必當死難?!?/p>
使者很欽佩這位一心為國的大夫,點頭答應(yīng)這件事。
伍奢凄苦而亡。
待伍奢父子死去,回到王宮,使者把他的話如數(shù)告訴大王。
周王卻認為這是在嘲諷自己。
‘我若是大舉追殺伍子胥區(qū)區(qū)元嬰,豈不是讓全天下英雄知道此事,只怕顏面掃地?!?/p>
“不過元嬰而已,有何可懼?”
心里卻還是認可伍奢的,畢竟這家伙比他聰明一點點。
只是一個元嬰而已,又能奈他何?
他大周就算被西秦吊打,損兵折將,還有幾十萬精銳戰(zhàn)仙,任何一個都可以吊打伍子胥。
“看在伍奢的份上,寡人給他兒子一個機會,讓宮城侍衛(wèi)最弱的一人,去帶回伍子胥的人頭。”
使者不得不低頭:“喏!”
伍奢最后的一絲忠誠,終究還是被昏君葬送。
伍子胥為了復(fù)仇,歷經(jīng)磨難,加入周的對手吳國,在這里他碰上了同樣南下尋找明主的孫武,兩人一拍即合,共同選擇輔佐吳國公子光。
為了早日復(fù)仇,伍子胥不惜找到刺客專諸刺殺吳王,公子光上位。
吳國開始軍事改革,所有一切以整軍備戰(zhàn)為目的。
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大軍營,孫武為主,伍子胥為輔,一武一文搭配。
周王聽說了,哈哈大笑。
“區(qū)區(qū)吳國,也敢與皓日爭鋒?”
“速斬伍子胥頭來,不然,且屠姑蘇?!?/p>
姑蘇是吳國都城所在。
對此,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的吳王只有一個回答:“洗干凈脖子,等你爹來斬你!”
吳周備戰(zhàn)!
不同是吳國舉全國之力,周王卻要說服他的封君們——周王親戚老表出兵、出糧、出戰(zhàn)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