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雖為玉樓的練手作,但其上的禁制刻錄的相當(dāng)完美,除了禁制層數(shù)低、防御力不是太突出,可以說,沒有任何缺點。
相比于它兩千兩百枚靈石的起拍價,它的價值是遠遠超出的,然而,還真有很多人不識貨。
玉樓只能收下盾牌,和眾人告別后,同范紀(jì)王吳等人一起前往論道亭。
當(dāng)然,不是去論道的,他們要總結(jié)一下首次交流法會的經(jīng)驗得失,為接下來的交流法會做準(zhǔn)備。
只是,玉樓沒有注意到,當(dāng)參與交流法會的同門們離開時,他們眼中的火焰比一開始更盛了。
反抗,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天蛇宗飼養(yǎng)的靈獸不生幼崽是一種反抗,華池宮的資深老練氣弟子天天出工不出力也是種反抗。
如今,王玉樓以新的組織模式構(gòu)建交流法會,繞開三宮功勛體系的收割,為同門們提供另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反抗。
這是反抗的另一種形式,它溫柔、無形但又絕對致命。
沒有人愿意被收割,所以,大家都愿意在不違背門規(guī)的前提下試著參與。
而交流法會明明平平無奇,又為何會‘絕對致命’呢?
因為,當(dāng)一個修士向仙盟的體系發(fā)起直接的反抗時,作為仙盟基本盤的每一個大修士都可能是他的敵人。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正義只能是勝利者的正義,任何的反抗都會被力量的權(quán)威解構(gòu)為惡行。
那樣直接而必死的反抗,意義只局限于參與反抗的個體,自然無法規(guī)?;?、持久化的存在。(我真是防杠仙人,道友們,你們看懂我在解釋什么了嗎?)
只有王玉樓這樣,因為生于王氏而對仙盟體系格外熟悉,但又因種種原因無法在仙盟的利益分配模式下拿到自己滿意的部分的人,才能搞出真正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反抗。
交流法會沖擊的是滴水洞的統(tǒng)治秩序。
它去中心化的模式,從誕生開始,就注定會造就一番不平凡的偉業(yè)。
沒有中心,因為玉樓不求掌握,他只是想通過自組織的模式繞開滴水洞的盤剝,拉一個新市場出來。
僅此而已。
他從沒有意識到,自己釋放出了一只怎樣的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