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一聽,拿起筆來二話不說,在那圣旨上寫下了劉安的名字。
然后將圣旨卷起,又重新放到了錦盒之中。
做完這一切,他似乎已經(jīng)用盡了全身的力量。
他時時盯著清風(fēng)道長,問道:“你將來有把握殺了那妖婦嗎?”
清風(fēng)道長沉默不語,良久之后抬起頭來,看著眼前這個似乎比自己更加蒼老的弟弟,笑著說道:“只要我參透了那一步,就一定能殺了這妖婦!”
老皇帝聽了,似乎有些釋懷,對清風(fēng)道長說道:“那妖婦已經(jīng)吸食了我們劉家30多代皇帝的龍脈,恐其神功將成,大哥你多多保重,如果真的事不可為,你還繼續(xù)做你的逍遙道人吧!”
清風(fēng)老道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走到老皇帝面前,盯著老皇帝說道:“好了,我要走了,這也是我們最后一面!”
說罷,身形一閃,便消失無蹤。
第2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文德殿,正在等著皇帝召見。
突然,一名老太監(jiān)急匆匆的走到殿內(nèi),高聲喊道:“各位王爺,各位大人,請隨老奴前往養(yǎng)心殿見駕!”
眾人一聽,均是疑惑不解,按照慣例,早朝一直是在文德殿,怎么突然改到養(yǎng)心殿了,難道圣上大限將至?
眾人急忙跟隨著老太監(jiān),來到了養(yǎng)心殿。
養(yǎng)心殿內(nèi),原本的龍椅龍桌已經(jīng)全部搬離,只留下了一張軟塌。
軟榻上躺著的,正是那位老皇帝劉洵。皇后陪坐在一旁,淚眼婆娑。
眾位王爺和大臣見到老皇帝已經(jīng)臥床不起,再看皇后哭的梨花帶雨,便知道事情要壞了,紛紛跪下叩拜。
老皇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頭微微抬起,旁邊的皇后連忙用手托住。
看著跪在地上的文武群臣,老皇帝咽了一口唾沫,艱難的說道:“昨夜,朕已經(jīng)感覺到先皇的召喚了。朕登基五十余載,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可如今天下有變,狼煙四起,朕之精力已經(jīng)難以為繼,今日召大家來,我要宣布儲君之位?!?/p>
然后便見到一個太監(jiān),手捧一個錦盒,站到了眾人的面前。
那太監(jiān)當(dāng)眾打開錦盒,將里面的圣旨展開,高聲誦讀道:“六子劉安,恭順有佳,賢良有德,現(xiàn)傳位與劉安,繼承大統(tǒng)!”
圣旨一出,跪在前面的幾位王爺,個個表情不一。劉安當(dāng)然是大喜過望,而其他王爺個個面色陰沉。
后面跪著的大臣們也竊竊私語,劉安一派的大臣們已經(jīng)掩飾不住臉上的喜色。
劉安急忙上前,跪接圣旨,高聲喊道:“兒臣接旨!”
接過圣旨,劉安站起身來走到老皇帝的榻前,跪在自己父親面前,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哀傷,哽咽的說道:“父皇,您就安心吧,我一定盡快平息天下的騷亂,讓我大漢王朝千秋萬代永續(xù)流傳!”
老皇帝此時似乎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他只是瞪著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嘴里有出氣沒進氣,慢慢的,瞳孔開始漸漸放大,頭一歪,與世長辭。
軟榻旁邊的一名太監(jiān),拿起一根輕薄的絨毛,放在了老皇帝的鼻子前,等了許久,見絨毛始終沒有動靜,便站到了文武百官之前,高聲喊道:“皇帝駕崩!”
隨即,一道道門卡處的太監(jiān)依次向外喊去,一聲聲的皇帝駕崩從皇城的正中央向外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