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已經(jīng)修煉至化神境界,為了感悟天道,假扮成一個游方的道士,在紅塵之中煉心悟道。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在給一戶人家驅(qū)鬼做法之后,從那厲鬼藏身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本《逍遙經(jīng)》,因為此書上記載了很多凡人對于天道的領悟和理解,對于自己的修煉也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這才將此經(jīng)書給收了起來。
其后,他的經(jīng)歷和乙木就有些相似了,在紅塵歷練的時候,又遇到了《逍遙心經(jīng)》,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下,他最終領悟了《逍遙真經(jīng)》。
嘗試修煉之后,青云老祖發(fā)現(xiàn),這《逍遙真經(jīng)》實在是太過逆天了,此經(jīng)就如汪洋大海一般,納諸子百家之功法,包容性極強。
換句話說,《逍遙真經(jīng)》和任何一部功法,都可以同時修煉,不但不沖突,反而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就如同萬金油一般。
有了這個新發(fā)現(xiàn)之后,青云祖師心中大喜,立即就開始修煉《逍遙真經(jīng)》,他原本是打算將這部經(jīng)書給詳細的記載下來,但卻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十分詭異的情況。
自己參悟得來的《逍遙真經(jīng)》居然無法記載下來,不管是書籍或者玉簡,又或者是其他的媒介,哪怕是口口相傳,都做不到。
青云祖師閉關參悟了一年之后,最終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這《逍遙真經(jīng)》并不是修士所創(chuàng)的功法,這部經(jīng)書,其實乃是此界天道所言,天道著述,超脫天道之外,方得大逍遙,大自在,這也是此經(jīng)的根本要旨。
既然是天道所言,那就不能強求,一切隨緣。
這就如同青云祖師選擇開山立派之時,遇到了云海大陣和青云六峰,這一切都是天道使然,合該在此開宗立派。
自青云祖師之后,逍遙一脈雖然始終是六脈當中人數(shù)最少的一脈,但因為這一脈秉承了天道的意志,所以這一脈也是最容易誕生化神修士,所以這一脈的地位,在青云宗里一直很特殊。
但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十幾個弟子就可以占據(jù)一座靈山,擁有大量的資源,怎能不讓其他峰脈的人眼紅。
漸漸地,矛盾就產(chǎn)生了。
由于《逍遙真經(jīng)》的傳承,實在太過另類,無法依靠外界的干預,只能依靠自然之道,機緣之道,所以并不像其他峰脈那么穩(wěn)定,當逍遙一脈衰落的時候,自然其他峰脈就要趁機咬上幾口,分潤一下逍遙一脈的資源,這也導致了逍遙山秘境動不動就消失不見。
不過當初誰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即便是宗門的高層,也只把它限定為宗門內(nèi)部的矛盾,并沒有真正的重視起來。
所以到了后期,逍遙一脈發(fā)生了私通鬼煞宗鬼母的事情,青云宗其他幾脈也趁機狠狠打壓逍遙一脈,侵占了不少逍遙一脈的資源。
再后來,逍遙一脈出不了元嬰真君,沒辦法傳道,逍遙山只剩下了大貓小貓三兩只,到了這個時候,其他五脈也全都開始落井下石,吃相更難看了,即便是青云宗主和那些化神太上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任憑事態(tài)的發(fā)展。
直到最后一名逍遙一脈的金丹修士坐化之后,逍遙山居然開始緩緩的封閉了自身的靈機,而逍遙秘境居然也離奇的消失不見。
直到這個時候,宗門這才徹底慌了神,雖然采用了很多補救辦法,但全都無濟于事,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說,當初如果宗門高層多為逍遙一脈考慮一下,多支持一下那幾個逍遙一脈的金丹真人,但凡有一人能夠突破成為元嬰真君,逍遙一脈也不至于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不但逍遙一脈斷了傳承,逍遙山也成為了荒山,最為重要的逍遙秘境也消失不見,青云宗遭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打擊和巨大的損失。
現(xiàn)在逍遙山又有傳承人,宗門自然希望乙木能夠喚醒逍遙山的靈機,甚至召回消失不見的逍遙秘境,不過因為已經(jīng)斷了這么多年的傳承,所以宗門對乙木并不是抱有太大的希望。
接下來,老者著重將自己從逍遙子那里得知的《逍遙真經(jīng)》最隱秘的修煉之法,又向乙木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這修煉之法并不涉及到《逍遙真經(jīng)》的本身,原本都是逍遙一脈的脈主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下來了,只可惜,乙木生不逢時,當他拜入逍遙山一脈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師長給他修煉上的指點,這就導致乙木的傳承,其實還是斷層了。
通過老者的講述,乙木終于清楚了《逍遙真經(jīng)》最隱秘的修煉之法。
可當乙木得知了《逍遙真經(jīng)》最核心的修煉之法后,他卻徹底的傻眼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如果這老者說的一切都是真的話,那他估計沒辦法將《逍遙真經(jīng)》修煉至最高的境界了。